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秋毫帝力

秋毫帝力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漢七年(公元前二〇〇年),高祖從平城過趙,趙王朝夕袒𫖕蔽(𫖕,革制的袖套。),自上食,禮甚卑,有子婿禮(註:高祖長女魯元公主為趙王張敖後)。高祖箕踞(屈膝坐,狀如箕)詈,甚慢易之。趙相貫高、趙午等年六十餘,故張耳客也。生平為氣,乃怒曰:‘吾王孱王也!’說王曰:‘夫天下豪傑並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無禮,請為王殺之!’張敖齧其指出血,曰:‘君何言之誤!且先人亡國,賴高祖得復國,流德子孫,秋毫皆高祖力也。願君無復出口。’”《漢書.張耳陳餘傳》作“秋毫皆帝力也”。

趙王敖感高祖之大恩,遂不計較對自己的傲慢態度,他拒絕了貫高等人的極端報復主張,使漢趙關係得以和合。“秋毫帝力”,是說趙地一點一滴細微之成就,無不依賴高祖的幫助建設起來。後因用為對最高統治者感恩戴德的典故。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我飲不須勸闋》詞:“毫髮皆帝力,更憶鑑湖東。”

秋毫帝力字典分解

秋毫的解釋 [newly-grown down] 秋季鳥獸的毫毛。形容極小的事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記·項羽本紀》秋毫之末。&mda

帝力的解釋 (1).帝王的作用或恩德。《漢書·張耳傳》:“且先王亡國,賴皇帝得復國,德流子孫,秋豪皆帝力也。” 唐 高適 《別楊山人》詩:“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順便了解:秋露泣銅仙【歷史典故】

源見“金銅仙人”。謂秋露滴落金銅仙人所捧銅盤。詠京都景物。元 張翥《題王蕺隱畫山水》詩:“舊日漢宮三十六,更無秋露泣銅仙。”

秋毫帝力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