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景山

景山

歷史字典解釋:

①明萬歲山。俗稱煤山。清順治十二年(1655) 改為景山。即今北京故宮神武門北之景山。《大清會典· 內務府·奉宸苑》: “紫禁城之北曰景山。” 乾隆十六年 (1751),在景山五峰上建亭子,中峰最高名萬春亭,東有觀妙亭、周嘗亭,西有輯芳亭、富覽亭。景山南門內有綺望樓,專供孔子牌位。山北有永恩殿、觀德殿,是清代帝後停靈之地。景山古柏參天,風景優美,今為景山公園。

②即景忠山。在今河北遷西縣西北。《方輿紀要》卷17遷安縣: 景山 “高八里。舊有二名: 南曰明山,北曰陰山。……嘉靖初,帥臣馬永建諸葛武泰山寺于山上,易名景忠山”。

③在今河北邯鄲縣西南。 《淮南子·墜形訓》:“釜出景。” 高誘註: “景山在邯鄲西南,釜水所出。”即此。

④又名湯寨山、湯王山。在今山西聞喜縣東南,為中條山脈最高峰。《山海經· 北次三經》: 景山“南望鹽販之澤, 北望少澤。 其上多草藷, 其草多秦椒,其陰多赭,其陽多玉”。《水經·涑水注》: 景水 “出景山北谷”。皆此。

⑤在今山東曹縣東南四十里。《詩經·鄘風·定之方中》: “望楚與堂,景山與京。” 《水經· 濟水注》: 菏水 “北徑己氏縣故城西,又北徑景山東”。即此。

⑥在今河南偃師市南。《詩經·商頌· 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 曹植 《洛神賦》: “陟通谷,陵景山。” 即此。

⑦亦名雁山、荊山。在今湖北保康縣西南。《山海經·中山經· 中次八經》: “荊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睢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江。” 《水經·沔水注》: “沮水出東汶陽沮陽縣西北景山,即荊山首也,高峰霞舉,峻竦層雲。” 《寰宇記》 卷143房陵縣: 景山 “在縣西南二百里,東與京山連線。有沮水源出景山”。

⑧在今肅慶陽縣西百里。《方輿紀要》 卷57安化縣: 景山“山綿延深遠,中多奇木怪石及獐、鹿、猨猱之屬”。


(1)在北京市故宮神武門對面。元代為大都城內的一座土丘,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將開挖紫禁城護城河渣土堆高而成,稱萬歲山,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改今名。傳皇宮曾在山下堆存煤炭,俗稱煤山。山有五峰,東西排列。依山修有五亭,中峰上萬春亭為舊北京城最高點,登峰頂可俯瞰全城。東麓有一槐樹傳為明末崇禎帝自縊處。元、明、清為宮城後苑,建國後闢為景山公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在山西省聞喜縣東南。為中條山最高峰。主峰海拔1571米。相傳商湯王曾在此峰為民求雨,古稱湯王山。清乾隆年間鄉紳捐款建廟於此,並建有將廟、尼姑廟、觀望台等。

詞語分解

  • 景山的解釋 .大山;高山。《詩·鄘風·定之方中》:“望 楚 與 堂 ,景山與京。” 毛 傳:“景山,大山。” 晉 成公綏 《嘯賦》:“游崇崗,陵景山,臨巖側,望流川。”.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師縣 南。《詩·商
  • 景的字典解釋 景 ǐ 環境的風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觀。景氣(a.景色;b.指經濟繁榮現象,統指興旺)。景深。 情況,狀況:景象。景況。年景。 佩服,敬慕:景仰。景慕。 高,大:景行(妌 )。 姓。 景 ǐ 古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兗州

①古 “九州” 之一。《尚書·禹貢》: “濟、河惟兗州。” 《爾雅、釋地》: “濟、河間曰兗州。” 《周禮·職方》: “河東曰兗州。” 濟指黃河以南自今河南武陟東北流至今山東利津南入海的古濟水,河指

景山_景山介紹_歷史知識
景山_景山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景山_景山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