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人物>> 李筌

李筌

唐人,號少室山達觀子。官至荊南節度副使、仙州刺史。後入山尋道。有將略,著有《太白陰經》,主張任賢使能。又有《孫子注》、《陰符經注》。一說《陰符經》為其托黃帝之名而著。

李筌字典分解

李的解釋 李 lǐ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後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

筌的解釋 筌 quán 捕魚的竹器:得魚忘筌(喻功成而忘其憑藉)。 筆畫數:12; 部首:竹; 筆順編號:314314341121

也學習下:李大臨【歷史知識】

1010—1086 北宋成都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字才元。第進士,為絳州推官。以薦除秘閣校理,出知廣安軍、邛州,入為群牧判官、開封府推官。熙寧初,擢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糾察在京刑獄。因反對青苗法,忤王安石;會秀州判官李定破格除監察御史里行,又與宋敏求、蘇頌相繼封還詞頭。遂以屢不遵詔旨,撤去知制誥歸班。熙寧四年(1071),出知汝州,徙梓州,提舉成都玉局觀,致仕。因爭李定事,有名於時,與宋敏求、蘇頌

李筌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