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治中

治中

①官府案卷文書。《周禮·春官·天府》:“凡官府鄉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詔王察群吏之治。”鄭玄注引鄭司農說:“治中,謂其治職簿書之要。”②官名。治中從事(史)省稱,漢代為州之佐吏。秩百石,主選署及文書案卷,有書佐。三國魏、蜀、吳皆置。晉亦置。魏晉之世,治中身份雖低,職權極重。東晉南朝治中、別駕雖地位尊崇,但職任日見削弱。南朝宋治中掌眾曹文書事,多以六品官為之。齊同。梁揚州治中九班,他州分五等,高者七班,低者一班。陳揚州治中六品,他州高者六品,低者九品。十六國前涼置。北魏亦置,州或一至三人不等。太和二十三年(499)定司州治中為從四品下,他州治中自正五品至正七品不等,治中多遷別駕。北齊司州治中從四品下,上州治中正六品下,中州從六品下,下州無。北周三萬戶以上州治中四命,一萬戶以上州正三命,五千戶以下州三命。自漢、魏、晉以來,治中例用本地人,由刺史自辟,後漸由中央敕用。自北周始,合州衙軍府佐吏為一。隋初於諸郡置,開皇三年(583)改司馬。唐初亦稱治中,永徽時又改司馬。明代為順天、應天府尹佐官,正五品,參理府事。清代順天府沿置,奉天府亦置,位於府丞之下,正五品。順天府所屬,順治元年(1644)設,初為三員,六年,省二員,留一員,遂為定製。奉天府所屬一員,康熙二年(1663)設,光緒二年(1876)省。職掌佐府尹、府丞掌府事,紀綱眾務,兼鄉會試場務。

治中字典分解

治中的解釋 治理政事的文書檔案。《周禮·春官·天府》:“凡官府鄉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詔王察羣吏之治。”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治中,謂其治職簿書之要。” 孫詒讓

治的解釋 治 zhì 管理,處理:治理。治家。治喪。治標。治本。治國安邦。自治。統治(a.管理;b.分配)。 整理:治河。治水。 懲辦:治罪。處(ch?)治。 醫療:治病

中的解釋 中 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中。中原。中華。 在一定範圍內,裡面:暗中。房中。中飽。 性質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行)

多學一學:治禮郎【歷史官職】

官名。漢朝隸大鴻臚屬官大行令,掌朝會時贊禮儀。東漢員四十七人。魏、晉沿置。東晉、南朝大鴻臚常省,其官亦省置無常。北魏仍置,為冗散之官,有俸無常職,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為從六品下,二十三年改從九品。北齊員三十人,隸鴻臚寺司儀署,從九品。隋朝改隸太常寺,初置十六員,煬帝減為六員,從九品。唐初沿置,員四人,掌設版位執儀行事。高宗即位後,避名諱改“奉禮郎”。 官名,漢置,屬大鴻臚,掌禮儀贊導,齋

治中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