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魏晉>> 王羲之小楷《道德經》正文

王羲之小楷《道德經》

作者:王羲之 書體:小楷

此本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小楷道德經,有褚遂良跋的一個拓本。

關於這篇書法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王羲之有他特殊的癖好。王羲之喜歡白鵝,傳說也與他鑽研書法有關。他認為執筆時食指要像鵝頭那樣昂揚微曲,運筆時則要像鵝掌撥水,方能使精神貫注於筆端。王羲之模仿它的形態,揮毫轉腕,所寫的字雄厚飄逸,剛中帶柔,既像飛龍又像臥虎。清代有位書法家包世臣,對此種情狀作詩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將兩足安;悟入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力齊難。一天,王羲之乘船出門訪友,忽見前面清清的池水上,一群白鵝在戲水,互相嬉逐,它們是那樣的矯健俊美。王羲之目不轉睛地觀賞著白鵝的種種姿態和戲水的情景,一時被這景像迷住了,久久不願離去。於是他便向艄公打聽,養鵝的主人是誰。艄公說:“這群白鵝的主人是一位道士,你要是喜歡白鵝的話,何不將它買下。”王羲之聽了艄公的話,隨後找到那位道士的家中。道士知道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家,探明了王羲之的來意後,心中暗暗高興,卻不露聲色地說:”我這鵝是不賣的,倘若右軍大人一定想要,請抄寫一份《道德經》來換吧。王羲之欣然同意。回家後,王羲之當即就寫了起來,幾天后一本《道德經》就寫好。王羲之就用這聞名於世的《道德經》換回了山陰道士的一群白鵝。後來唐代大詩人李白還寫了一首詩來敘述這件趣事呢!“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黃庭》即指《道德經》)

《晉書》原文是這么說: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淨,因書之,真草相半。後為其父誤颳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

王羲之小楷《道德經》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尾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