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天下之不韙

拼音: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ěi

犯天下之不韙的解釋

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徵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韙而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後以不顧一切,公然乾普天下的人認為不對的事情為“犯天下之不韙”。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正始》:“自 正始 以來,而大義之不明,徧於天下。如 山濤 者,既為邪説之魁,遂使 嵇紹 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説不容兩立。” 傖父 《立憲運動之推行》:“蓋 西太后 當庚子之時,信用 載漪 ……開釁列國,犯天下之不違。”參見“ 冒天下之大不韙 ”。

詞語分解

  • 不韙的解釋 .不是;過錯。《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徵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韙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魏書·蕭寶夤傳》:“皇朝綿基累葉,恩均四海,自北徂南,要荒仰澤,能言革化,無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