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笏

拼音:yá hù

牙笏怎么寫好看

牙笏怎么寫好看

牙笏的解釋

象牙手板。亦指朝笏。原為大臣朝見皇帝時所執用,其後道士在朝真或齋醮時也使用。 明 王錡 《寓圃雜記》卷上:“ 孟端 諸子連中進士,為京官同處一邸,書春題於壁曰:‘四壁金花春晏罷,滿床牙笏早朝回。’”《紅樓夢》第一○二回:“法師們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宮八卦的法衣,踏著登雲履,手執牙笏,便拜表請聖。” 鮑昌 《庚子風雲》第一部楔子:“只見他頭戴相紗,身穿紅蟒,手捧牙笏,臉上掛一幅有五綹細髯的笑 * 的面具。”

詞語分解

  • 牙的解釋 牙 á 齒(古代把大齒稱為“牙”,現在“牙”是齒的通稱,亦稱“牙齒”):牙垢。牙齦。牙磣。牙祭。 像牙齒形狀的東西:抽屜牙子。 特指象牙:牙雕。 舊時介紹買賣從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姓。 筆畫數
  • 笏的解釋 笏 ù 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朝(俹 )笏。“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