綖環錢

拼音:yán huán qián

綖環錢的解釋

南朝 宋 鑄行的一種劣錢名。環薄細如線,故名。《宋書·顏竣傳》:“ 景和 元年, 沉慶之 啟通私鑄,由是錢貨亂敗,一千錢長不盈三寸,大小稱此,謂之鵝眼錢。劣於此者,謂之綖環錢。入水不沉,隨手破碎。市井不復料數,十萬錢不盈一掬,斗米一萬,商貨不行。”《文獻通考·錢幣一》:“ 明帝 太始 初,唯禁鵝眼、綖環,其餘皆通用。”

詞語分解

  • 綖的解釋 綖 á 古代覆蓋在帽子上的一種裝飾物。 古通“延”,延緩;鬆懈:“百官慎職而莫敢愉(偷)綖。” 綖 à 古同“線”。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 環錢的解釋 中國 古代銅幣名。圓形,中央有一圓孔。是方孔錢的前身。也稱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