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

拼音:yè jīn mén

謁金門的解釋

謁金門(風乍起) : 詞篇名。五代南唐馮延巳作。寫一閨中少婦在池邊嬉戲的種種情態,結尾流露出思念行人之情。首二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最為後人傳誦。
謁金門,詞牌名,又名“空相憶”“花自落”“垂楊碧”“出塞”“東風吹酒面”“不怕醉”“醉花春”“春早湖山”等,原為唐教坊曲。以韋莊《謁金門·空相憶》為正體雙調四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另有雙調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雙調四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馮延巳《謁金門·風乍起》、李好古《謁金門·花過雨》等。

詞語分解

  • 謁的解釋 謁 (謁) è 拜見:謁見。拜謁。進謁。 說明,陳述,告發:請謁其故。 請求:謁歸。謁醫。 名帖:“使者懼而失謁,跪拾謁”。 掌管晉見的近待。 ' 筆畫數:; 部首:訁; 筆順編號:
  • 金門的解釋 .見“ 金馬門 ”。.見“ 金明門 ”。.代指富貴人家。《魏書·常景傳》:“夫如是,故綺閣金門,可安其宅;錦衣玉食,可頤其形。”.指以黃金為裝飾的門。《封神演義》第六五回:“玉殿金門兩扇開,樂聲齊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