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褭

拼音:zān niǎo

簪褭的解釋

亦作“ 簪裊 ”。 秦 漢 時爵位名。列為第 * 。《商君書·境內》:“故爵上造,就為簪褭。” 漢 王充 《論衡·謝短》:“賜民爵八級,何法?名曰簪褭、上造,何謂?”《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級曰公士,二曰上造,三簪裊……二十徹侯。” 顏師古 註:“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

詞語分解

  • 簪的解釋 簪 ā 用來綰住頭髮的一種首飾,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別在頭髮上:簪子。金簪。玉簪。簪纓(做官者顯貴之稱)。簪紳。 插,戴:簪戴。簪菊。簪筆(古人朝見,插筆於冠,以備記事)。簪笏(古代笏以記事,簪筆以備寫,
  • 褭的解釋 褭 ǎ 用絲帶系馬。 古同“裊”。 筆畫數:; 部首:衣; 筆順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