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嶺觀瀑

作者:楊公遠 朝代:宋代

回嶺觀瀑原文

瘦筇支我上山頭,拂石盤醒看瀑流。
莫訝喧豗何太急,要歸江海濟行舟。

詩詞問答

問:回嶺觀瀑的作者是誰?答:楊公遠
問:回嶺觀瀑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表侄江垧種竹名筠坡來求詩

    陸游宋代〕奉常遺緒冷如秋,閉戶知君頗好修。千里可嗟妨晤語,兩書猶喜免沉浮。但令有竹能醫俗,何患無天可寄愁。一事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宿江寺

    齊己唐代〕島僧留宿慰衰顏,舊住何妨老未還。身共錫聲離鳥外,跡同雲影過人間。曾無夢入朝天路,憶有詩題隔海山。珍重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浦廣宋代〕長松喬木倚空斜,六六峰前帝子家。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馬溪寺二首

    程公許宋代〕先子舊遊此,余時方五齡。風神見圖像,雲體想儀刑。衰發年年白,遙山面面青。不須論舊事,欲說喚誰聽。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李嶠唐代〕春暉滿朔方,歸雁發衡陽。望月驚弦影,排雲結陣行。往還倦南北,朝夕苦風霜。寄語能鳴侶,相隨入帝鄉。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恭和家大人將赴季弟官書示及門之作

    孫應求宋代〕力檣良農必有年,先修人事乃言天。士非學問無由立,勿道家饒負郭田。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和燕射

    宋光宗宋代〕秋深欲曉斂輕煙,翠木森圍萬里川。閭闔啟關傳法駕,玉津按武會英賢。皇皇聖父明如日,挺插良臣直似弦。韜武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所居二室號書痴禪悅各成一詩禪悅

    葛立方宋代〕多生業果種情田,鷲嶺宗風好著鞭。要使野狐驚鐵杖,莫令黃葉認金錢。傳衣雖落慧能後,成佛應居靈運前。趺坐
  • 寒食

    梅堯臣宋代〕墳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向來路已荒,今迷問樵牧。涉水到雲林,隔崗聞近哭。沃酒白楊下,悲風何飋飋。雨止
  • 憶秦娥

    朱熹宋代〕梅花發。寒梢掛著瑤台月。瑤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時節。野橋流水聲嗚咽。行人立馬空愁絕。空愁絕。為誰凝佇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王專李安赴舉

    魏野宋代〕同解約同歧,情懷獨若為。問愁離郡早,留恐到京遲。歲晚催行計,時豐省舉資。前春渾化去,莫忘野人詩。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早熱

    白居易唐代〕畏景又加旱,火雲殊未收。籬喧飢有雀,池涸渴無鷗。岸幘頭仍痛,褰裳汗亦流。若為當此日,遷客向炎州。[時
  • 頌古二十六首

    釋嗣宗宋代〕新羅渤海,南嶽天台。纖塵不礙,豈涉去來。回頭斂念,解脫門開。反憶善財尋勝友,百城游遍不知回。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邵伯溫宋代〕南充到日黃柑熟,待摘霜包寄遠情。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桂陽宰胡達信同年見贈三首次韻

    黃公度宋代〕場屋聲名識子初,氣吞楊孔況其餘。十年流落猶州縣,千里往來只簡書。臥雨餐風從鞅掌,昂霄聳壑正權輿。割雞
  • 宿瑩公禪房聞梵

    李頎唐代〕花宮仙梵遠微微,月隱高城鐘漏稀。夜動霜林驚落葉,曉聞天籟發清機。蕭條已入寒空靜,颯沓仍隨秋雨飛。始覺
  •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唐代〕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聽寒更寄朱兵曹巨川

    皎然唐代〕欹枕聽寒更,寒更發還住。一夜千萬聲,幾聲到君處。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葛都官南歸

    林之奇宋代〕不羨新為赤縣尹,惟羨暫向江南歸。江南羃羃梅雨時,風帆差差並鳥飛。罾竿夾岸長若桅,水籠畜魚鮮且肥。家在
  • 餘慶出遊夜歸

    陸游宋代〕杖藜尋勝愜幽情,芒屨如飛病體輕。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東溪水落灘聲壯,南嶺雲酣雪意成。薄暮
回嶺觀瀑原文_回嶺觀瀑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