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原文

我來弔古,上危樓贏得、閒愁千斛。
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
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
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
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
寶鏡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詩詞問答

問:《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作者是誰?答:辛棄疾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辛棄疾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書法作品欣賞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書法作品

詩文賞析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 年 ),辛棄疾任建康(今江蘇南京)通判,當時他南歸已經七個年頭,而他期望的抗金復國事業,卻毫無進展,而且還遭到朝中議和派的排擠打擊。詞人在一次登建康賞心亭時,觸景生情,感慨萬千,便寫下此作,呈送建康行宮留守史致道,以表達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對議和派排斥愛國志士的激憤。全詞採用弔古傷今的手法,來表現主題思想 ,寫景時,寓情於景,感情極其濃郁;抒情時,弔古傷今,筆調極為深沉悲涼。
這首詞分以下幾個方面下筆 :建康的地理形勢、如今的敗落景象,並用東晉名相謝安的遭遇自喻,表達詞人缺乏知音同志之士的苦悶,最後用長江風浪險惡,暗指南宋的危局。
開頭三句,開門見山,直接點明主題,抒發內心感情基調。然後再圍繞主題 ,一層一曲地舒展開來。“上危樓,贏得閒愁千斛 ”,是說詞人登上高樓,觸景生情,引起無限感慨。“閒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極多。“閒愁”,是作者故作輕鬆之筆,其實是他關心國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終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憂愁。
四、五兩句,採用自問自答的方式,把“弔古傷今”落到實處 。“虎踞龍蟠何處是”?問話中透出今不比昔的悲涼。據《金陵圖經》記載 :“石頭城在建康府上元縣西五里。諸葛亮謂吳大帝曰:‘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正因為如此,建康曾經成為六朝的國都。但在辛棄疾看來,而今卻徒留空名,和一片敗亡的氣息。這裡暗中,譴責南宋朝廷不利用建康的有利地形抗擊金兵、收復中原飽含感情的問答異常生動地勾畫出詞人大聲疾呼、痛苦欲絕、氣憤填膺的形象。“興亡滿目 ”,“興亡”是偏義詞,側重於“亡”字。
“柳外斜陽”五句,是建康如今的景象,把“興亡滿目”落到實處,渲染一種國勢漸衰悲涼淒楚的氣氛:夕陽斜照在迷茫的柳樹上 ;在水邊覓食的鳥兒,急促地飛回窩巢;壠上的喬木,被狂風吹打,飄落下片片黃葉;一隻孤零零的小船,漂泊在秦淮河中,匆匆地向西邊駛;不知何人,吹奏起悲涼的笛聲。映入詞入眼帘怎能不勾起作者憂國的感嘆。同時詞人獨選此景,也正是意在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從構思而言,上片三個層次,採用層層遞進、環環緊扣的筆法,銜接極為嚴密。而各個層次,又都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和強化主題。
上片十句側重於弔古傷今。下片十句則側重於表現詞人志不得神、無法實現抗金國收河山壯志的愁苦,及其對國家前途的憂慮。下片亦分三個層次,前五句為一個層次,是曲筆。次三句為一個層次,是直抒胸臆。最後兩句為一個層次,是比喻。各層次的筆法雖不相同,但能相輔相成,渾然符契。
“卻憶安石風流”五句,用謝安(安石)受讒被疏和淝水之戰等典故 。前三句寫謝安早年寓居會稽,與王羲之等知名文人,“漁弋山水”、“言詠屬文”,風流倜儻逍遙灑脫。作者藉此表達自己本也可隱居安逸但憂國之心使其盡小國事,以至“淚落哀箏曲 ”。晉孝武帝司馬曜執政,謝安出任宰相,後來受讒被疏遠。
“淚落哀箏曲 ”,是寫謝安被疏遠後,孝武帝有次設宴款待大將桓伊,謝安在座。桓伊擅長彈箏,他為孝武帝彈一曲《 怨詩 》,藉以表白謝安對皇帝的忠心,和忠而見疑的委屈,聲節慷慨,謝安深受感動,淚下沾襟 。孝武帝亦頗有愧色。詞人在此借古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曲折隱晦地表達未見重用志不得伸的情懷 。“兒輩”兩句,寫謝安出任宰相未被疏前,派弟弟謝石和侄兒謝玄領兵八萬,在淝水大敗前秦苻堅九十萬大軍的事。當捷報傳到建康,謝安正在和別人下棋 。他了無喜色,仍下棋如故。別人問他戰況時,他才漫不經心的答道 :“小兒輩遂已破賊 。”這段歷史,本來說明謝安主持國事,沉著與矜持。可是,辛棄疾改變了它的原意 ,把詞意變成:建立功名的事,讓給小兒輩乾吧,我只須整天下棋消磨歲月!不難看出,這裡包含著詞人壯志未酬、虛度年華的愁苦,同時也給予議和派以極大的諷刺。
辛棄疾為詞氣魄不亞於東坡,但這裡卻屢用喻指,語含譏諷,可見長期的壓抑使之極度憤懣,而面對現實除了無奈更別無他法。
“寶鏡”三句,筆鋒又雙從歷史轉到現實,詞人用尋覓不到“寶鏡 ”、夜幕降臨、無人勸酒,暗喻壯志忠心不為人知、知音難覓的苦悶。“寶鏡”,唐李濬《松窗雜錄》載秦淮河有漁人網得寶鏡,能照見五臟六腑,漁人大驚,失手寶鏡落水,後遂不能再得。這裡借用此典,意在說明自己的報國忠心保國之才無人鑑察。劉熙載說:“稼軒詞龍騰虎擲,任古書中俚語、瘦語,一經運用,便得風流,天姿是何敻異 !”(《藝概·詞曲概》)的確,“寶鏡”三句,感情基調雖然悲憤沉鬱,但詞句卻含蓄蘊藉,優美動人。
最後兩句,境界幽遠,寓意頗深。它寫詞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風怒號 ,便預感到風勢將會愈來愈大,可能明朝長江捲起的巨浪,會把岸上的房屋推翻。這兩句不僅寫出江上波濤的險惡,也暗示對時局險惡的憂慮。
“弔古”之作,大都抒發感慨或鳴不平。辛棄疾這首弔古傷今的詞作,寫得尤其成功,感人至深。《宋史》本傳稱其“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 ”。即說明辛詞此類作品的豪放風格。

詩詞推薦

  • 過臨晉縣適調發

    李復宋代〕半夜驚呼府有府,河壖荒邑應軍須。冰生垂血辭鄉淚,風漲飛塵出塞車。千里饋糧人未返,百丁團甲戶無餘。天邊
  • 月中仙 應制

    趙孟頫元代〕春滿皇州。見祥煙擁日,初照龍樓。宮花苑柳,映仙仗雲移,金鼎香浮。寶光生玉斧,聽鳴鳳、簫韶樂奏。德與和
  • 還山宅

    楊師道唐代〕暮春還舊嶺,徙倚玩年華。芳草無行徑,空山正落花。垂藤掃幽石,臥柳礙浮槎。鳥散茅檐靜,雲披澗戶斜。依然
  • 菊花新

    葛長庚宋代〕有個悶甚處,一向如痴醉。獨倚住危闌,坐咬無名指。金魚玉雁一從去,絕訊息。念念懷天帝。密與冥契。晴霞照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有美人兮四章

    趙友直宋代〕有美人兮,在天之北。懷之勿已,我心惻惻。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感懷

    方岳宋代〕拄入風煙更一層,瘦藤對倚玉崚嶒。左花右竹自昭穆,春鶴秋猿相友朋。五畝園為終老計,半間雲住在家僧。蹲鴟
  • 以詩句詠梅未害廣平心鐵似

    方蒙仲宋代〕白叟醉楊柳,韓翁憶李桃。便令鐵心者,其奈玉顏何。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小飲

    陸游宋代〕莫笑放翁顛,歌呼覆酒船。雙螯初斫雪,珍鯗已披綿。寒雨連旬日,新橙又一年。更須重九到,作意菊花前。
  • 石頭城

    李群玉唐代〕伯業隨流水,寒蕪上古城。長空橫海色,斷岸落潮聲。八極悲扶拄,五湖來止傾。東南天子氣,掃地入函京。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首尾吟

    邵雍宋代〕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無必時。或讓或爭時既往,相因相革事難齊。羲軒堯舜前規矩,湯武桓文舊範圍。一筆
  • 石季平嘗為於仲模詩改二字後仲模有詩來復用

    鄭剛中宋代〕趙璧微瑕豈易改,抉磨深賀得良工。古人規誨有餘樂,近世交朋無此風。二字相裨何預我,一篇兼報重煩公。新吟
  • 玉山道中

    吳芾宋代〕路繞孤村一徑微,上邊碧嶂下清溪。水光山色渾如畫,引得行人憶故棲。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阮郎歸(丹桂)

    劉鎮宋代〕金莖浥露未成霜。西風只舊涼。蕊仙何事換霞妝。惱人秋思長。香世界,錦文章。花神不覆藏。小山騷客政清狂。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西塔

    胡仲弓宋代〕杖策來尋塔廟仙,半程便到碧霄邊。三千民辦浮塵外,百二山河在眼前。推把孤標長插地,只消一柱可擎天。夜闌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別袁昌州

    張孝芳宋代〕昌元古佳郡,比屋談經史。山岡疊翠屏,溪瀨瀉清泚。蓄為靈秀質,磊落出髦士。
  • 和趙晦之司戶三首

    鄭剛中宋代〕吾子澤天潢,努力能自效。詩句如春風,容易亦新巧。簡編多聖賢,要在謹相俲。更願觀南山,其中藏霧豹。
  • 壽陳運乾

    周邦彥宋代〕節過中和日有三,台星一點下江南。因仍睿算疏恩寵,多少春風在笑談。頌祝椒花隨以柏,恩袍欺草綠於藍。兒孫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釣台

    陳疇宋代〕綠竹業邊擊客船,釣台千古簿雲天。區區寇鄧功如許,何以高風獨凜然。故人已了中興事,贏得溪頭一釣竿。喚起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 贈人二首 以上三首見永樂大典三千零

    馬需庵元代〕翩翩詩筆清新,百年誰識青雲士。銀鉤瘦硬,通神白繭,烏絲名世。璞玉渾金難定價,終為良器。秋風一曲,聲合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過黃楊奧孝子董公墓

    葉澄宋代〕我陟黃楊奧,我懷董孝君。懷君君不見,冢草裹晴雲。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_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