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

作者:馬鈺 朝代:元代

原文

岐陽鎮上丹霞觀。
主張公手段。
段丹田照管。
顧常明燦。
然內景真堪看。
透性無紊亂。
道祝賢遐算。
得神仙伴。

詩詞問答

問:《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的作者是誰?答:馬鈺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詞

書法欣賞

馬鈺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書法作品欣賞
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酬政老見贈

    王洋宋代〕君於取予無乃廉,筆端自許能摧堅。摧堅不是老僧事,賈用不售將誰還。卻收神觀反初視,先種熟耨終有年。早知
  • 遇醉道士

    施肩吾唐代〕霞帔尋常帶酒眠,路傍疑是酒中仙。醉來不住人家宿,多向遠山松月邊。
  • 滿江紅

    周權元代〕湖海平生,恰都把、中秋負了。那更是、天慳樂事,陰多情少。離合悲歡俱有數,何須感慨添懷抱。喜今宵、對影
  • 送周長史

    李端唐代〕青楓樹里宣城郡,獨佐諸侯上板橋。江客亦能傳好信,山僧多解說南朝。雲陰出浦看帆小,草色連天見雁遙。別有
    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原文_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湖二首

    葛紹體宋代〕楊柳芙蓉舊日栽,近來堂宇更安排。湖光接得全天趣,莫遣遊人鼓吹來。
    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原文_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入蕃使

    周繇唐代〕獵獵旗幡過大荒,敕書猶帶御煙香。滹沱河凍軍回探,邏逤孤城雁著行。遠寨風狂移帳幕,平沙日晚臥牛羊。早終
  • 水調歌頭

    葛長庚宋代〕吃了幾辛苦,學得這些兒。蓬頭赤腳,街頭巷尾打無為。都沒蓑衣笠子,多少風煙雨雪,便是活阿鼻。一具骷髏骨
  • 前漢門劉聖公

    周曇唐代〕不納良謀劉縯言,胡為銜璧向崇宣。傷哉亂帝途窮處,何必當時譖福先。
  • 送李邕州

    項安世宋代〕一官全似飛鴻翼,不在天南即天北。朝辭白馬阿得脂,暮長蠻夷老夫國。不知廣源洞裡儂智高,何似仇池頂上楊難
  • 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

    方回宋代〕相從汩沒走泥塗,忽又還家半載余。把盞何由嘗我酒,典錢猶憶借君書。兒孫十輩娛詩老,梅竹千株護野廬。東望
    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原文_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的賞析_古詩文
  • 丁未效八窗叔賦黃郎

    李曾伯宋代〕夙悟金仙空色教,化生千百對青春。強顏翁媼梔為貌,取悅兒童絲系身。立仗無言開口甚,當筵何事掉頭頻。笑他
    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原文_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的賞析_古詩文
  • 葛仙宅

    胡融宋代〕仙翁臥雲日,種松藥爐東。千載鱗鬣古,突兀成老龍。蛻骨入霄漢,橫身飲長風。上有玄鶴巢,下有白蟻宮。先生
  • 沁園春(寄鶴林)

    葛長庚宋代〕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歸去來兮。嘆折腰為米,棄家因酒,往之不諫,來者堪追。形役奚悲,途迷未遠,今是還知
  • 經故宅有感

    周繇唐代〕身沒南荒雨露賒,朱門空鎖舊繁華。池塘鑿就方通水,桃杏栽成未見花。異代圖書藏幾篋,傾城羅綺散誰家。昔年
  • 酬殷堯藩

    許渾唐代〕相如愧許詢,寥落向溪濱。竹馬兒猶小,荊釵婦慣貧。獨愁憂過日,多病不如人。莫怪青袍選,長安隱舊春。
    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原文_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日

    毛滂宋代〕夜光昭清冷,璇源載圓折。朝陽未羽儀,五色先丹穴。松柏出澗壑,眾木皆禿屑。方其一寸青,意已傲冰雪。東家
  • 走筆和張功父玉照堂十絕

    楊萬里宋代〕玉照堂中淪早茶,下臨溪水織紋紗。十詩小試春風手,催發溪梅兩岸花。
    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原文_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友人歸江南

    許棠唐代〕皇州五更鼓,月落西南維。此時有行客,別我孤舟歸。上國身無主,下第誠可悲。
    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原文_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的賞析_古詩文
  • 予歸示省松楸將以初秋望前汎湖之龍門已戒舟

    岳珂宋代〕擬放平湖月下船,櫂歌中夕髮長川。苹風好為雲開幕,蘭槳不妨人扣舷。猨鶴候迎將曉日,魚龍悲嘯未晴天。玉川
  • 江上

    戴復古宋代〕江上維舟穩,人間行路難。數朝花雨細,一夜社風寒。燕語能留客,蛙鳴豈為官。苦吟成底事,贏得瘦團欒。
    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原文_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的賞析_古詩文
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原文_桃源憶故人 寄張知觀  聯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