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作者:岑參 朝代:唐代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

一從棄魚釣,十載乾明王。
無由謁天階,卻欲歸滄浪。
仲秋至東郡,遂見天雨霜。
昨日夢故山,蕙草色已黃。
平明辭鐵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蕭條景,拔剌飛鵝鶬。
四郊陰氣閉,萬里無晶光。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壺贈,置之君子堂。

詩詞問答

問: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作者是誰?答:岑參
問: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是什麼體裁?答:五古
問:岑參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參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自從放棄魚釣生活,十餘年來求見明王,
可嘆無路踏上天階,又想回那隱居之鄉。
仲秋季節來到東郡,已見天上降下寒霜,
昨夜夢中回到故山,故山芳草色已枯黃。
平明時分離開鐵丘,太陽落山來到大梁,
仲秋分象多么蕭條,雁飛聲聲南歸故鄉。
四面郊野陰雲籠罩,一望無邊昏暗無光。
長風陣陣吹動茅草,野火點點燃燒枯桑。
故友您在匡城為官,政績卓著名聲正香。
姑且以我玉壺相贈,將它安投放友廳堂。

注釋
大梁:戰國魏都,唐時為汴州治所。卻寄:回寄。匡(kuāng)城主人:即《醉題匡城周少府廳壁》之“周少府”。匡城,唐滑州屬縣,在今河南長垣西南。
一從:自從。魚釣:指隱居生涯。
十載:自開元二十二年(734)作者“獻書闕下”(《感舊賦》序)至天寶元年(742)作此詩時,歷時九載,“十載”乃舉其成數。乾明王:向君王求取功名。乾,乾退,求取。明王,即明主,指皇帝。
謁(yè)天階:謁見天子。天階:登天的階梯,這裡指通向皇宮的台階。
滄浪(làng):水名,具體地址說法不一,這裡指隱居之地。
東郡:隋郡名,唐曰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縣東。岑此行大抵沿黃河先至滑州,再至匡城,復由匡城至鐵丘,再到汴州。
雨霜:下霜,“雨”作動詞。
夜:一作“日”。故山:指作者的少室舊居。
蕙(huì)草:香草。
平明:天亮的時候。鐵丘:在今河南濮陽縣北。
拔剌(bá là):象聲詞。鵝鶬(cāng):雁的別稱。
陰氣:陰冷的雲霧。
晶光,光亮。
白茅:即茅草,至秋季而變白。
野火:一指原野上焚燒枯草所縱的火,一指磷火,即鬼火。枯桑:枯乾的桑葉。
南燕:唐滑州胙城縣(今河南延津東),漢代曰南燕縣。胙城與匡城緊鄰,故此處以南燕代指匡城。
籍籍:形容名聲甚盛。
玉壺:取高潔之意。
君子:指周少府。

詩文賞析

詩歌一開頭就回顧了自己十餘年來坎坷的仕途經歷及內心的苦悶彷徨。詩人“十五隱於高陽,二十獻書厥下”(《感舊賦》),自開元二十三年出山,至此時已九年。“棄魚釣”,說自己決心出仕,“十載”舉其成數說於謂時間之長。“無由謁天階,卻欲歸滄浪”兩句概括了“十載乾明王”的坎坷不退的經歷,包含著屢遭挫折,不甘歸去而又不得不歸去的感嘆。以上四句語意迴環,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波瀾,以頗為沉重的情調引起全詩。

次四句承上文“歸滄浪”寫歸程中的苦悶心情。詩人在秋日辭京遠行,一路唯見寒霜遍地,這景物襯託了詩人失意時的心灰意冷。在歸程中,詩人特別突出“昨夜”之“夢”來加以描寫,藉以表現對“故山”的留戀,而故山卻是“惠草色已黃”。如同“鵝鶬昨夜雞,蕙草色已陳”(《暮秋山行》),“潁陽秋草今黃盡,醉臥君家猶未還”(《醉題匡城周少府廳壁》)等等詩句一樣,表現出歲月已晚,宿願難酬的嘆息,也反映出進退兩難的心境。

詩的以下八句承上繼續寫歸程,而扣應題目“至大梁”,寫到大梁後所見。詩人選定“薄暮”這一時間,有可能是寫實,但也有以薄暮景色襯托沉重心情的用意。“仲秋蕭條景”一句對大梁所見作了總的概括。以下便選擇一些典型景物來寫這樣一個秋日薄暮的“蕭條景”:南飛的鴻雁,陰暗的郊野,秋風和茅草,野火和枯桑,把大梁秋日的薄暮渲染得分外冷落淒涼。“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兩句用極自然的語言極平常的形象,勾劃出深秋郊野的典型環境詩人焦慮鬱悶,百感交集的情懷通過這幅圖景含蓄地烘托出來。

詩的最後四句,稱讚故友聲名,贈玉壺以慰勉朋友要像玉壺之冰為官清正廉潔,呼應題目“奇”字。

詩人西去長安乾謁,失意東歸,情緒十分低沉。此間的詩作中不止一次地對此有所抒發,如“雲送關西雨,風傳渭北秋,孤燈燃客夢,寒桿搗鄉愁”(《宿關西客舍寄東山嚴許二山人》),如“婦姑城南風雨秋,婦姑城中人獨愁”(《醉題匡城周少府廳壁》)等等。《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一詩所表達的也是這種仕途失意後的低沉鬱悶。從表現上說,這篇作品與上引詩句一樣,多以景習情,顯得十分含蓄而又深沉。

詩詞推薦

  • 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

    晏殊宋代〕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風,牽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滿庭芳·樵

    趙顯宏元代〕腰間斧柯,觀棋曾朽,修月曾磨。不將連理枝梢銼,無缺鋼多。不饒過猿枝鶴窠,慣立盡石澗泥坡。還參破,名韁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陳與義宋代〕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長恨拿舟晚。空見殘荷滿。今年何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李白唐代〕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孤高繡衣人,瀟灑青霞賞。平生多感激,忠義非外獎。禍連積怨生,事及徂川往。楚邦
  • 度南澗

    蔡襄宋代〕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瑞鶴仙·郊原初過雨

    袁去華宋代〕郊原初過雨。見敗葉零亂,風定猶舞。斜陽掛深樹。映濃愁淺黛,遙山眉嫵。來時舊路。尚岩花、嬌黃半吐。到而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黃庭堅宋代〕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
  •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唐代〕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遙傳
  • 方山子傳

    蘇軾宋代〕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
  • 題李太白墓

    梅之煥元代〕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 思家

    鄭燮清代〕我夢揚州,便想到揚州夢我。第一是隋堤綠柳,不堪煙鎖。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紅橋火。更紅鮮冷淡不成圓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過許州

    沈德潛清代〕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行人便覺鬚眉綠,一路蟬聲過許州。
  • 棲禪暮歸書所見二首

    唐庚宋代〕雨在時時黑,春歸處處青。山深失小寺,湖盡得孤亭。春著湖煙膩,晴搖野水光。草青仍過雨,山紫更斜陽。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漁父

    蘇軾宋代〕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洛橋晚望

    孟郊唐代〕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酬朱慶餘

    張籍唐代〕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簾漏滴

    汪莘宋代〕簾漏滴,卻是春歸訊息。帶雨牡丹無氣力,黃鸝愁雨濕。爭著洛陽春色,忘卻連天草碧。南浦綠波雙槳急,沙頭人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李清照宋代〕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勁無窮好。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二

    李白唐代〕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選妓隨雕輦,征歌出洞房。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 曲江對雨

    杜甫唐代〕城上春雲覆苑牆,江亭晚色靜年芳。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牽風翠帶長。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謾焚香。何時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原文_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