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

作者:張伯玉 朝代:宋代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

瀧口波自平,滄洲分兩溪。
辛勤下百粵,乍出天一涯。
近入桐廬市,潮水濫中泜。
不聞湍瀨聲,沙鳥浩然飛。
物我兩俱適,吾亦浩然歸。

詩詞問答

問: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作者是誰?答:張伯玉
問: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夜飲趙園次徐君實韻

    真山民宋代〕銀台絳蠟淚成堆,四面軒窗盡放開。花影忽生知月到,竹梢微響覺風來。豪揮彩筆詩千首,醉倚紅妝酒百杯。遊玩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詠一百首范雎

    劉克莊宋代〕不待精神契,惟憑頰舌求。莫年薦燕客,差勝似穰侯。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
  • 懷舊

    陸游宋代〕身是人間一斷蓬,半生南北任秋風。琴書昔作天涯客,蓑笠今成澤畔翁。夢破江亭山驛外,詩成燈影雨聲中。不須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
  • 八景勝概中峰嘯月

    方鳳宋代〕縱身嘗決雲,山月此晶皎,疑是七還丹,邠盼吐物表。
  • 送段覺之西蜀結婚(一作送段覺之西川過婚禮後歸覲)

    許渾唐代〕詞賦名高身不閒,采衣如錦度函關。鏡中鸞影胡威去,劍外花歸衛玠還。秋浪遠侵黃鶴嶺,暮雲遙斷碧雞山。時人
  • 詠史二首

    張祜唐代〕漢代非良計,西戎世世塵。無何求善馬,不算苦生民。外國讎虛結,中華憤莫伸。卻教為後恥,昭帝遠和親。留名
  • 偈頌二十一首

    釋普寧宋代〕諸方此日,安居禁足。雙林難說,禁足安居。廚乏聚蠅之糝,廩無隔宿之儲。策杖遍叩檀度,免我一眾飢虛。休以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
  • 松陵晚泊

    武衍宋代〕漭漭風濤外,天隨底處尋。碧雲千嶂暝,紅樹九秋深。故國荒城夢,空江倦客心。行藏那復計,篷月闖孤斟。
  • 贈任肅

    李鹹用唐代〕玄發難姑息,青雲有路岐。莫言多事日,虛擲少年時。松色雪中出,人情難後知。聖朝公道在,中鵠勿差池。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
  • 堯山冬雪

    劉志行宋代〕洪濛一判天地曉,萬古茲山青未了。朔南聲教本一源,大地圖輿古無考。玄冥此來事遊戲,剪水作花南到地。臘前
  • 高山堂

    梁佐厚宋代〕危巔層閣倚雲平,一憑闌乾醉魄醒。霽雨亂山生淡碧,帶風寒竹有餘青。孤猿傍石來深澗,幽鳥沖煙入畫屏。卻讓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
  • 漢宮春(壬子莆中鹿鳴宴)

    趙師俠宋代〕丹詔天飛,見皇家願治,側席英才。鴻儒抱負素蘊,壯志興懷。文場戰勝,便從此、脫跡蒿萊。人共羨,鹿鳴勸駕
  • 自詠

    陸游宋代〕紛紛世態但堪悲,一念蕭然我亦奇。醉里猖狂醒自笑,夢中虛幻覺方知。江湖重複風波惡,齒髮凋零歲月馳。安得
  • 萬松亭

    蘇軾宋代〕十年栽種百年規,好德無人助我儀。縣令若同倉庾氏,亭松應長子孫枝。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解憐冰雪姿。為問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
  • 朝中措

    元好問金代〕袷衣晨起怯新霜。歸路楚山長。只道佳期相誤,夢魂夜夜誰行。鏡中鸞舞,芝間鵲轉,未抵歡狂。都把而今煩惱,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
  • 偈六十三首

    釋道寧宋代〕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南山靉靆生雲,北山滂沱下雨。通身是口,阿師比擬,徒夸唇觜,把定放行。目前火急
  • 夜聞子規

    王建唐代〕子規啼不歇,到曉口應穿。況是不眠夜,聲聲在耳邊。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文倅侯彥嘉二首

    王之道宋代〕相逢珠玉走佳章,顧我無能更老蒼。嘗鼎固應從指染,沖天行喜見雲翔。向來別恨江同遠,此去詩情日共長。才似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
  • 金丹詩四十八首

    張繼先宋代〕九真山上接樓台,日月浮生紫氣堆。北海下生金芍藥,南溟宮產玉攻瑰。三清門戶三田奧,九轉工夫九轍回。當此
  • 次韻答馬中玉三首

    黃庭堅宋代〕卷沙成浪北風顛,銜尾千艘不敢前。匝岸水居皆有酒,行人得意買江天。
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原文_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