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作者:劉長卿 朝代:唐代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

詩詞問答

問: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作者是誰?答:劉長卿
問: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是什麼體裁?答:六古
問:劉長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劉長卿名句大全

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書法欣賞

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書法作品欣賞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清清的江長長又長,到哪裡是盡頭?夕陽向西落下孤零零的船兒溪開了纜索。
群鳥在田野上飛翔一忽兒近一忽兒遠,閒人在船上聽憑溪長飄蕩忽東忽西。
潔白的雲朵飄浮在空中有一千里一萬里,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山前的溪長山後的溪長。
從長沙又遭貶謫離開那裡令人傷感失意,懷人的情思像江岸潭邊的香草那樣濃郁。

注釋
苕(tiáo)溪:長名。一名苕長。由浙江天目山的南北兩麓發源,至小梅、大淺兩湖口入太湖。酬:贈答。梁耿:劉長卿的朋友,中唐書法家。
永路:長路,遠路
溪攜:猶言分手。溪:原作“自”,據《全唐詩》改。
平蕪:雜草繁茂的田野
前溪:在湖州烏程縣境。
長沙謫去:用賈誼事,賈誼遭權貴讒毀,被漢文帝貶為長沙王太傅,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謫:被貶職。
芳草:香草,也比喻思念他人。
萋萋(qi):原作“淒淒”,據《唐詩品匯》、《全唐詩》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詩文賞析

這首詩是劉長卿被貶時所作,表達了作者的悲憤愁苦之情。全詩景中含情,筆致清婉,結句雖含慰藉,意實深悲,傷感之情,寄於言外。

前四句以寫景為主,但景中含情。這裡晴川、落日、孤舟、歸鳥和遠行的人,組成一幅江晚送別圖。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這兩句是作者回憶了數年前因友人梁耿被貶謫遠離時,在苕溪為之餞行的情景,他以送別時眼前的“清川”落筆。清川長長,與梁耿的去路一樣,不知到那裡才是終點?落日時分,孤舟在川,兩人只得分手。“落日”預示暮色的將臨,給人的聯想是前途黑暗;“孤舟”所呈現的是淒涼無助,它標誌著人生境遇的險惡;這兩句將這淒涼的環境氣氛和人的悲苦心情極好的襯托出來了。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這兩句描寫了別後情景,遠處近處的歸鳥,飛向平蕪深處,漸漸沒有蹤影,入隨著流水,各分東西。這裡,設景有象徵意義,鳥飛平蕪,漸漸隱沒,象喻梁耿遠去;溪水東西流,象喻人之離別,景中有情。友人離別後的惜別悵惘的心情,都在離別的場景中透露出來。情含景中,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寫離情別緒,感人肺腑。

後四句以抒情為主,托物寓意。白雲、明月、春草無不寄託著詩人的情思。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千里萬里,白雲迷濛,這是梁耿遠去貶所沿途雲路漫漫的情景,也是他心路迷茫的真實寫照。前溪後溪,明月朗照,這是詩人留在送別地望月思友的情景。也是詩人自己的感想。作者這裡是說儘管與友人相隔“千里萬里”之遙,但飄然浮動、連綿不斷的白雲卻可傳載友誼;在同樣皎潔的月光照耀下,使人感到相距再遠,也只是“前溪後溪”之隔。濃厚的友誼跨越了巨大的空間界限,以白雲與月光為紐帶,將其二人緊緊連在一起。此句寫得深情而婉轉,真切感人。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這句點明他此次遠行的原因,遠謫長沙,梁耿固然惆悵不已,詩人也感到惆帳,為他的遠謫感嘆不已。這裡十分坦白地寫出作者對友人遭貶的不平與憤慨。而作者自己,不也遭受了同樣的不幸。這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悲憤之語。“江潭芳草萋萋。”寫出作者眼前景色。他馳騁的心緒回到現實中來,眼望無盡的芳革,倍感茫然淒涼,心中的愁苦也正如這春草一樣延綿不斷,杏無盡頭。

標籤:寫景抒情離別愁苦

詩詞推薦

  • 書悲

    陸游宋代〕今日我復悲,堅臥腳踏壁。古來共一死,何至爾寂寂!秋風兩京道,上有胡馬跡。和戎壯士廢,憂國清淚滴。關河
  • 沙堤行,呈裴相公

    張籍唐代〕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宮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導騎丞相來。路傍高樓息歌吹,千車不行行者避。街官
  • 送友人入蜀

    李白唐代〕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安公子·遠岸收殘雨

    柳永宋代〕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望幾點、漁燈隱映蒹葭浦。停畫橈、兩兩舟人語。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翠幕深庭

    吳文英宋代〕翠幕深庭,露紅晚、閒花自發。春不斷、亭台成趣,翠陰蒙密。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池心闊。有花香、竹色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柳營曲·嘆世

    馬謙齋〔元代〕手自搓,劍頻磨。古來丈夫天下多。青鏡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窩。有聲名誰識廉頗?廣才學不用蕭何。忙忙
  • 西江月·五柳坊中煙綠

    向子諲宋代〕五柳坊中煙綠,百花洲上雲紅。蕭蕭白髮兩衰翁。不與時人同夢。拋擲麟符虎節,徜徉江月林風。世間萬事轉頭空
  • 菩薩蠻·宿水口

    佚名宋代〕斷虹遠飲橫江水,萬山紫翠斜陽里。系馬短亭西,丹楓明酒旗。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鴻去。又是月黃昏,寒燈人閉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早梅芳·海霞紅

    柳永宋代〕海霞紅,山煙翠。故都風景繁華地。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台相倚。芰荷浦漵,楊柳汀洲,映虹橋倒影,蘭
  • 桃話冷落

    佚名明代〕桃花冷落被風飄,飄落殘花過小橋。橋下金魚雙戲水,水邊小鳥理新毛。毛衣未濕黃梅雨,雨滴江梨分外嬌。嬌姿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偶成

    程顥宋代〕雲淡風輕過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春遊湖

    徐俯宋代〕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賦得沙際路,送從叔象

    韋應物唐代〕獨樹沙邊人跡稀,欲行愁遠暮鍾時。野泉幾處侵應盡,不遇山僧知問誰。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簾漏滴

    汪莘宋代〕簾漏滴,卻是春歸訊息。帶雨牡丹無氣力,黃鸝愁雨濕。爭著洛陽春色,忘卻連天草碧。南浦綠波雙槳急,沙頭人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白居易唐代〕澹煙疏雨間斜陽,江色鮮明海氣涼。蜃散雲收破樓閣,虹殘水照斷橋粱。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好著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郊行即事

    程顥宋代〕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歌子·憶舊

    仲殊宋代〕十里青山遠,潮平陸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淒涼時候、在天涯。白露收殘暑,清風襯晚霞。綠楊堤畔鬧荷花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坡羊·驪山懷古

    張養浩元代〕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 * 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鶴鳴

    佚名先秦〕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鶴鳴於九
  • 效古詩

    范雲南北朝〕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風斷陰山樹,霧失交河城。朝驅左賢陣,夜薄休屠營。昔事前軍幕,今逐嫖姚兵。失道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原文_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