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

作者:張元乾 朝代:宋代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

清夜沉沉,暗蛩啼處檐花落。
乍驚簾幕,香繞屏山角。
堪恨歸鴻,情似秋雲薄。
書難托,盡交寂寞,忘了前時約。

詩詞問答

問: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作者是誰?答:張元乾
問: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張元乾的名句有哪些?答:張元乾名句大全

張元乾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書法欣賞

張元乾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書法作品欣賞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在一個夜色沉沉的清秋晚上.只聽見暗處的蟋蟀在屋檐前落花的地方鳴叫。夜深靠近簾幕就感到一股涼意忽然透出,室內香爐里散發出來的香菸,輕盈地繚繞在屏風的一角。
心裡不免怨那些歸來的鴻雁,它們的睛意猶如秋雲那樣單薄,不肯傳遞書信。書信難寄,把自己的心事都交給寂寞吧.那就忘記了從前的約會。

注釋
呈:奉獻給。
洛濱,即富柔直,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孫。靖康初年賜進士出身。高宗建炎四年官至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後因堅持抗金為秦檜所忌,不久便被罷職。晚年遊覽于山水之間,與蘇遲、葉夢得、張元乾等一塊遊玩吟唱。公元1156年(紹興二十六年)去世。
筠溪,即李彌遜,字似之,自號筠溪翁。徽宗大觀三年進士。南渡後以起居郎遷中書舍人。後因反對秦檜議和,不久被落職。公元1140年(紹興十年)歸隱福建連江西山,與張元乾、富柔直等吟唱遊玩。公元1153年(紹興二十三年)去世。
暗蛩(qióng):在暗處藏身的蟋蟀。蛩,蟋蟀。
檐花落:屋檐上的水流下來,在燈光的照映下就像銀花一般。
香:蕙香,此指由香爐里冒出的香菸氣。。
屏山:屏風。
鴻:大雁。
書:信。
盡交:即盡教、聽任之意。

詩文賞析


本詞所作具體年代不詳。據張元幹《精嚴寺化鍾疏》文:“歲在戊辰(即紹興十八年),僧結制日,洛賓、最樂、普現(即筠溪)三居士,拉蘆川老隱過其所而宿焉”,此詞大約是作於這個時期。洛濱 ,即富直揉,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孫。
靖康初年賜進士出身。高宗建炎四年官至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後因堅持抗金為秦檜所忌,不久便被罷職。晚年遊覽于山水之間,與蘇遲、葉夢得、張元幹等一塊遊玩吟唱。紹興二十六年(1156)去世。筠溪,即李彌孫,字似之,自號筠溪翁。徽宗大觀三年進士。南渡後以起居郎遷中書舍人。後因反對秦檜議和,不久被落職。紹興十年(1140)歸隱福建連江西山,與張元幹、富直柔等吟唱遊玩。紹興二十年去世。
這首詞的上片著重寫景,寓情於景;下片著重抒情 ,曲折地表達出仕途的險惡與中原未復悵惘情緒。起二句刻畫出一幅幽靜的秋夜景色,而“ 啼 ”字和“落”字,又顯示出靜中有動,動中見靜的意趣激發了同篇的活力。一個美好的深秋之夜,雨檐滴水,蟋蟀鳴叫,仿人讀來歷歷在目,如聞其聲。這種寧靜的境界與梁代王籍《入若耶溪》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有同工異曲之妙 。詞中這二句是化用杜甫《醉時歌》:“清夜沉沉動春酌,燈前細雨檐花落”的詩句。清王嗣奭《杜肊》解“檐花落”云:“檐水落,而燈光映之如銀花。”非常接近於事實。
“乍涼”二句承上,從戶外幽靜之境轉而到室內境況。秋雨連綿,靠近簾幕就感到寒氣逼人,屋內香爐里散發著輕盈的煙縷,裊裊直上,縈繞在屏風的上端。詞人由遠及近 ,刻畫生動,具體入微,把聽覺、感覺、視覺組合在一起,增強了詞人的立體感,這樣也就著力渲染秋夜清冷的氣氛和孤獨寂靜的境界。
下片抒情,作者傾吐了蘊藏在心靈深處的難以直言的思緒 。“堪恨”二句,以“歸鴻”作比喻,說明心事難寄。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但這裡是寫征鴻的情意如那秋雲一樣淡溥,不肯傳書,所以顯得可恨。
這與李清照《念奴嬌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的意境相接近 ,而一“恨”字,感 * 彩更為強烈。
“秋雲薄”是用杜甫《秋霽 》:“天際秋雲薄 ,從西萬里風”的詩句。朱墩儒在《西江月》中寫到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如秋雲 。”因此,詞人在這裡埋怨征鴻情薄,蘊含著複雜的人情世態的深層用意。
“書難托 ”三句 ,從上句“堪恨”而來,正因於“ 征鴻 ”不傳書信,而金兵占領中原,所以難以寄言,因此又誰能理解,作者的萬千心事呢?作者在《蘭陵王》詞中說:“塞鴻難托,誰問潛寬舊帶眼。”
在這令人惱而又相思的歲月里,既無法寄聲傳語,那就讓忘掉過去的一切,任憑自己的寂寞無聊吧以此來打發歲月。
這首小令寥寥四十一字,但寫得概括,凝練、疏雋給人以美的享受,不覺使人動情 ,全詞緣情設景,筆力委婉曲折,抒發了作者對中原不能收回的愁恨之情,更顯得意境深沉。

詩詞推薦

  • 卜運算元 譜太白詩語

    趙可元代〕明月在青天,借問今時幾。但見宵從海上來,不覺雲間墜。流水古今人,共看皆如此。惟願當歌對酒時,長照金尊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江水曹還遠館

    謝朓南北朝〕高館臨荒途,清川帶長陌。上有流思人,懷舊望歸客。塘邊草雜紅,樹際花猶白。日暮有重城,何由盡離席!
  • 贈李德載二首

    張耒宋代〕長翁波濤萬頃陂,少翁巉秀千尋麓。黃郎蕭蕭日下鶴,陳子峭峭霜中竹。秦文蒨藻舒桃李,晁論崢嶸走金玉。六公
  • 蘭陵王(春雨)

    高觀國宋代〕灑虛閣。冪冪天垂似幕。春寒峭,吹斷萬絲,濕影和煙暗簾箔。清愁晚來覺。佳景愔愔過卻。芳郊外,鶯恨燕愁,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
  • 嚴山

    趙蕃宋代〕嚴山多嵯峨,婺水爭平遠。山如古屏張,水似橫軸展。世絕郭熙畫,我無摩詰詩。熟視眼中景,偃蹇不得追。
  • 豫章上游江中有道觀蓋屍堅吾遊仙之地三首

    曾豐宋代〕水色月華俱受清,藏中各自有光明。夜來相遇影相射,幻我黃冠老眼睛。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微之

    韓維宋代〕風騷宿將勇於行,白日堂堂整旆旌。再鼓未甘衰戰氣,千毫猶可奉詩情。忘機始驗朋歡浹,受惡方知酒令明。了得
  • 李郎中輓詞二首

    范成大宋代〕劇郡思賢牧,名曹失望郎。六參能幾日,兩鬢未全霜。霅水新阡遠,桐川舊隱荒。絕憐垂白母,淚身獨還鄉。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
  • 玉蓮堂

    董嗣杲宋代〕仙根曾就華峰移,淨引湘波出浴妃。龍護先皇三字在,燕居舊尹一清非。風檐搖影涼姿媚,月檻 * 冷艷肥。平展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
  • 再過翠屏

    曾幾宋代〕蠻荒乃有此巑岏,石黛因依碧玉寒。須信佳山如絕色,憑誰貌取一生看。
  • 原州九日

    趙時春明代〕秋聲咽塞笳,邊氣肅霜華。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蒼蒹仍碧水,綠酒對黃花。鴻鵠歸何處,長天空落霞。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蔣舍人知利州

    項安世宋代〕乙未臨軒易勅頭,左班詹監右君侯。兩翁今止一翁健,萬里去為千里州。不向殿岩提虎士,亦應帷幄運鴻籌。阜陵
  • 偈頌十七首

    釋師範宋代〕坐斷主人翁,不落第二見。一念萬年,萬折一念。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
  • 花時遍游諸家園

    陸游宋代〕看花南陌復東阡,曉露初乾日正妍。走馬碧雞坊里去,市人喚作海棠顛。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時覺寺在在堂十二首

    舒坦宋代〕小白山前大白山,兩山強坐屬僧閒。何時卜築三椽地,黃帽青鞋日往還。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
  • 陰山畫虎圖

    王安石宋代〕陰山健兒鞭鞚急,走勢能追北風及。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回旗倒戟四邊動,抽矢當前放蹄入。爪牙
  • 寄左次魏二首

    劉克莊宋代〕多謝齊安牧,交情未闊疏。方籌江北事,肯寄海南書。開幙交鋒處,修城劫火餘。別來各添歲,筋力近何如。
  • 奉和聖制瑞雪篇

    張九齡唐代〕萬年春,三朝日,上御明台旅庭實。初瑞雪兮霏微,俄同雲兮蒙密。此時騷切陰風生,先過金殿有餘清。信宿嬋娟
  • 頌證道歌證道歌

    釋印肅宋代〕摩尼珠,人不識,師祖隨聲心未息。南泉虛設一輪光,千古萬古空相憶。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
  • 論翅

    賈似道宋代〕紫翅青金翅,木翅與油單。黑色全如墨,梅花兩瓣攢。松闊偕長短,蓑衣得更難。遮身不見節,薄縐另相看。
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原文_點絳唇 呈絡濱、筠溪二老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