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古虛歸閩

作者:白玉蟾 朝代:宋代

送林古虛歸閩原文

名落江湖二十春,江湖那個是知音。
於今拄杖挑明月,雲滿千山何處尋。

詩詞問答

問:送林古虛歸閩的作者是誰?答:白玉蟾
問:送林古虛歸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送林古虛歸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白玉蟾送林古虛歸閩書法欣賞

白玉蟾送林古虛歸閩書法作品欣賞
送林古虛歸閩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謝國英送苦筍

    陳著宋代〕直節見初茁,苦心甘自珍。紛紛夏籜中,獨養歲寒身。遣送從山西,衝破赤日塵。揖入生菜筵,氣味酷相親。
  • 擁鼻吟(吳音子)

    賀鑄宋代〕別酒初銷。憮然弭棹蒹葭浦。回首不見高城,青樓更何許。大め軻峨,越商巴賈。萬恨龍鍾,篷下對語。指征路。
  • 曾總乾以乃尊侍郎二詩見示和韻

    李曾伯宋代〕別公知閱幾桑陰,玉筍山中舊隱尋。郾暮聯鑣來自舊,涇舟共楫繼由今。一門翁季芝蘭味,四海弟兄金石心。塞上
  • 得勝樂·夏

    白樸元代〕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
    送林古虛歸閩原文_送林古虛歸閩的賞析_古詩文
  • 柳含煙·河橋柳

    毛文錫唐代〕河橋柳,占芳春,映水含煙拂路。幾回攀折贈行人,暗傷神。樂府吹為橫笛曲,能使離腸斷續。不如移植在金門,
    送林古虛歸閩原文_送林古虛歸閩的賞析_古詩文
  • 謁文公上方

    杜甫唐代〕野寺隱喬木,山僧高下居。石門日色異,絳氣橫扶疏。窈窕入風磴,長蘆紛卷舒。庭前猛虎臥,遂得文公廬。俯視
  • 送僧歸漳州

    呂溫唐代〕幾夏京城住,今朝獨遠歸。修行四分律,護淨七條衣。溪寺黃橙熟,沙田紫芋肥。九龍潭上路,同去客應稀。
    送林古虛歸閩原文_送林古虛歸閩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元晦擇之有詩見懷

    張栻宋代〕作別又如許,何當置我旁。卷舒書在手,展轉月侵床。合志師千載,相思謾一方。臨風三嘆息,此意渺難量。
  • 南湖有鷗成群里閭間雲數十年未嘗見也實塵中

    張鎡宋代〕居士園門甚處開,傍城猶未著樓台。門前湖水三千尺,引得沙鷗亦肯來。
  • 和公儀上馬

    王珪唐代〕太微星畔鎖中台,五歲重叨第眾材。桃李更饒當日盛,詠觴尤喜一春陪。賦成英俊無過漯,詩似神仙並姓梅。拂曉
  • 摸魚兒(贈友人)

    劉辰翁宋代〕想幼安、遼東歸後,自羞年少龍首。長安市上壚邊臥,枉卻快行家走。空兩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
  • 滿江紅 盧溝橋

    張野元代〕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凡幾度、馬蹄平踏,臥虹千尺。眼底關河仍似舊,鬢邊歲月還非昔。並闌乾、惟有
  • 述懷三首

    王炎宋代〕宦薄因謀拙,心安任數奇。功名半幅紙,權利一鉤絲。已作絡頭驥,殊慚曳尾龜。暫時深袖手,風月話襟期。
    送林古虛歸閩原文_送林古虛歸閩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十七首

    釋智愚宋代〕秤鎚捻得汁出,石人喝得汗流。臨機應變,隨分知羞,乘時推上五峰頭。
  • 念奴嬌

    沈瀛宋代〕賞心佳處,登臨地、千古人人都說。何況江天來雪望,添得十分奇絕。倚遍欄乾,下窺寒鏡,照我容顏拙。舉頭驚
  • 初冬野興

    陸游宋代〕關北關南霜露寒,瀼東瀼西山谷盤。簟紋細細吹殘水,黿背時時出小灘。衰發病來無復綠,寸心老去尚如丹。逆胡
  • 直州次韻丁教授送行二首

    項安世宋代〕誰喚新霜破曉扉,江神知我向庭闈。直州千古送人處,一棹橫江從此歸。簾額北風情索索,轎窗東日薄暉暉。樹頭
  • 偈頌三十四首

    釋如淨宋代〕清涼大火聚,炎炎沒回互。衲僧赤骨律,通身是劍樹。在里許相挨廝拶,在里許放行把住。放行把住逞風流,總是
  • 別盧使君歸故柵村

    法振唐代〕歸風白馬引嘶聲,落日猶看楚客情。塞口竹緣空戍沒,潮頭沙擁慢岡成。松田且欲親耕種,郡守何偏問姓名。東道
    送林古虛歸閩原文_送林古虛歸閩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

    朱淑真宋代〕黃鳥嚶嚶,曉來卻聽丁丁木。芳心已逐,淚眼傾珠斛。見自無心,更調離情曲。鴛帷獨。望休窮目,回首溪山綠。
    送林古虛歸閩原文_送林古虛歸閩的賞析_古詩文
送林古虛歸閩原文_送林古虛歸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