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江南·蘭燼落

作者:皇甫松 朝代:唐代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
人語驛邊橋。

詩詞問答

問:夢江南·蘭燼落的作者是誰?答:皇甫松
問:夢江南·蘭燼落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夢江南·蘭燼落是什麼體裁?答:詞

皇甫松夢江南·蘭燼落書法欣賞

皇甫松夢江南·蘭燼落書法作品欣賞
夢江南·蘭燼落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更深燭盡,畫屏上的美人蕉已經模糊不辨。漸漸進入夢鄉,夢中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時;在靜謐的雨夜中,江中的行船傳來悠揚的笛聲,橋上驛亭邊也傳出陣陣人語,操著那久違的鄉音,訴說著難忘的故事。

注釋
蘭燼:指燭的餘燼。古人用澤蘭煉油點燈,稱蘭膏。
暗紅蕉:謂更深燭盡,畫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蕭蕭:同瀟瀟,形容雨聲。
驛:驛亭,古時公差或行人暫歇處。

詩文賞析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此白香山詞之警策也,景色是何等的鮮明,情調是何等的亢爽!借用蘇東坡的一句詩來評價它,正所謂“水光瀲灩晴方好”。相比之下,此篇顯得淒迷、柔婉,又是一種境界—“山色空濛雨亦奇”,換句話說,也就是“語語帶六朝煙水氣”(俞陛雲《唐詞選釋》評語)。煙水氤氳,山色空濛,美就美在“朦朧”。能賞“朦朧”之美,然後可以讀此詞。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夜,已經很深了。蘭燭燒殘,燒焦了的燭灺無人為剪,自拳自垂自落,餘光搖曳不定。屏風上猩紅色的美人蕉花,也隨之黯然,模糊不清了。這光景自然是一片朦朧。詞人就在這一片朦朧中進入了夢鄉。以下三句,便轉寫夢境。

“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梅子黃時雨如霧”(宋寇準詩句),雨簾掩蔽下的江船是朦朧的,雨簾掩蔽下的驛、橋乃至橋上之人也是朦朧的。而這一切連同雨簾,又籠罩在夜幕之中。而這一切連同雨簾,連同夜幕,又隱沒在夢雲縹緲之中。雨朦朧,夜朦朧,夢朦朧,朦朧而至於三重,真可謂極迷離倘恍之致了。還有那笛聲,那人語。笛聲如在明月靜夜高樓,當然清越、瀏亮,但在瀟瀟夜雨江船,卻不免嗚嗚然,悶悶然。人語如於萬籟俱寂中側耳諦聽,雖則細細焉,絮絮焉,也還清晰可聞,但一經與雨聲、笛聲相混,便隱隱約約、斷斷續續,若有而若無了。詞中訴諸讀者的這些聽覺印象倘若轉換為視覺形象,仍然不外乎那兩個字—“朦朧”。

隨著“朦朧詩”這一新流派在現代詩壇上的出現,文學評論家們是非蜂起,對她褒貶不一。或以為“朦朧”即是“晦澀”的代名詞。皇甫松這首詞之美在“朦朧”,是指它的氣象“朦朧”,境界“朦朧”。就語句而言,她字字如在目前,一點也不流於“晦澀”的。披文見情,一讀便知詞人曾經在風光旖旎的江南水鄉生活和漫遊過,江南水鄉的旖旎風情給他留下了永遠也不能夠忘懷的美好記憶,使他朝思暮想,使他魂牽夢縈,終至滿懷深情地飛動彩筆,寫出了風流千古的清辭麗句。但“一讀便知”卻並不等於“一覽無餘”,細細吟味,全詞還是很蘊藉、很耐咀嚼的。具體地說,上兩句只寫燭殘屏暗,而詞人在入夢前有一長段時間的展轉反側,居然可知;下三句只寫夢中之愉悅,而詞人醒時之惆悵又可於言外得之。凡此都是藏鋒未露的含蓄之筆,不應草草看過。除此之外,更有一樁費人思量之事,那就是此篇的主旨究為懷念江南之地呢,還是懷念江南之人?或者,懷地、懷人,兼而有之?筆者以為,作既懷其地、又懷其人,而以懷人為主理解,可能更接近事實。如果孤立地看這一篇,也許大多數讀者都會傾向於“懷地”說。但應該十分注意,詞人寫了章法大致相同的兩首《夢江南》,她們當是一對姊妹篇。據第二首中“夢見秣陵惆悵事,……雙髻坐吹笙”云云推斷,則此篇所寫,似乎也是當年“秣陵”(今江蘇南京)之事;“人語驛邊橋”之“人”,或者就是詞人自己和他所鍾情的那位梳著“雙髻”的姑娘(“雙髻”,表明她還是待嫁的少女,當是一名 * )吧?按照兩首詞中交代的節令,此篇所夢為“梅熟日”,亦即農曆四、五月間;而下篇所夢則為“桃花柳絮滿江城”時,亦即暮春三月。若依時間順序編排,那么下篇應前而此篇應後,互相調換一下位置。果然如此,則“樓上寢”闋既已明白點出具體之地“秣陵”與具體之人“雙髻”少女,此篇就不必重出了,其所以泛稱“江南”而泛言“人語”的緣故,豈在此乎?

標籤:宋詞三百首婉約寫景

詩詞推薦

  • 沉醉東風·漁夫

    白樸元代〕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 * 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
  • 清平樂·秋光燭地

    陳師道宋代〕秋光燭地。簾幕生秋意。露葉翻風驚鵲墜。暗落青林紅子。微行聲斷長廊。熏爐衾換生香。滅燭卻延明月,攬衣先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 上林賦

    司馬相如兩漢〕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封疆畫界者,非為
  • 蘭陵王·賦一丘一壑

    辛棄疾宋代〕一丘壑。老子風流占卻。茅檐上、松月桂雲,脈脈石泉逗山腳。尋思前事錯。惱殺晨猿夜鶴。終須是、鄧禹輩人,
  • 減字木蘭花·春月

    蘇軾宋代〕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春庭月午,搖盪香醪光欲舞。步轉迴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輕雲薄霧,總是少年
  •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代〕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 狂夫

    杜甫唐代〕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風含翠筱娟娟靜,雨裛紅蕖冉冉香。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欲填
  • 後游

    杜甫唐代〕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 滿井遊記

    袁宏道明代〕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 漁父·風浩寒溪照膽明

    歐陽炯唐代〕風浩寒溪照膽明,小君山上玉蟾生。荷露墜,翠煙輕,撥剌游魚幾處驚。
  • 梧桐影·落日斜

    呂岩唐代〕落日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 歲晚還京台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盧僎唐代〕紫陌開行樹,朱城出晚霞。猶憐慣去國,疑是夢還家。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交親望歸騎,幾處擁年華。
  • 菩薩蠻·秋風掃盡閒花

    佚名宋代〕秋風掃盡閒花草,黃花不逐秋光老。試與插釵頭,釵頭占斷秋。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瑤觴,花先著酒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楊柳回塘

    賀鑄宋代〕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伺與騷人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 摸魚兒·記年時人人何處

    何夢桂宋代〕記年時、人人何處,長亭曾共杯酒。酒闌歸去行人遠,折不盡長亭柳。漸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後。青條似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 秦樓月·浮雲集

    范成大宋代〕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濕。燕支濕。花梢缺處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 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蘇軾宋代〕天欲雪,雲滿湖,樓台明滅山有無。水清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臘日不歸對妻孥,名尋道人實自娛。道人
  • 清江引·詠所見

    佚名元代〕後園中姐兒十六七,見一雙胡蝶戲。香肩靠粉牆,玉指彈珠淚。喚丫鬟趕開他別處飛。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歐陽修宋代〕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參軍春思亂如雲,白髮題詩愁送春;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 錦纏道·燕子呢喃

    宋祁宋代〕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恣歌攜手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
夢江南·蘭燼落原文_夢江南·蘭燼落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