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鸞公自蜀歸

作者:李洞 朝代:唐代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

禁院對生台,尋師到綠槐。
寺高猿看講,鍾動鳥知齋。
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
歸來逢聖節,吟步上堯階。

詩詞問答

問:喜鸞公自蜀歸的作者是誰?答:李洞
問:喜鸞公自蜀歸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喜鸞公自蜀歸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李洞喜鸞公自蜀歸書法欣賞

李洞喜鸞公自蜀歸書法作品欣賞
喜鸞公自蜀歸書法作品

注釋

全唐詩:卷721-43

詩詞推薦

  • 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

    戎昱唐代〕獨向東亭坐,三更待月開。螢光入竹去,水影過江來。露滴千家靜,年流一葉催。龍鍾萬里客,正合故人哀。第二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
  • 烏程水樓留別

    皇甫曾唐代〕悠悠千里去,惜此一尊同。客散高樓上,帆飛細雨中。山程隨遠水,楚思在青楓。共說前期易,滄波處處同。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陳叔方閩縣丞

    戴栩宋代〕兩年湘岸聽籌聲,又向閩峰住冷廳。可是初階帶朝籍,己聞獨薦起齋鈴。秋邊梧葉無風下,旱後苗根一雨青。客路
  •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釋印肅宋代〕住庵人,體露堂堂非故新。毫髮有差魔道種,一塵不立妙通真。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
  • 入清湘界

    李曾伯宋代〕漸近湘山境,土風清且饒。林巒接墟市,水竹帶溪橋。焙出新茶煮,簾垂老酒招。春和民氣樂,幾日是花朝。
  • 詠史詩金谷園

    胡曾唐代〕一自佳人墜玉樓,繁華東逐洛河流。唯余金谷園中樹,殘日蟬聲送客愁。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程兄見寄

    方岳宋代〕萬事於吾一羽輕,未忘情處聖人清。抵須賦奏長楊館,只以詩為細柳營。歲月凋零霜後葉,交遊聚散水中萍。短書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
  • 和續古謝送墨

    洪咨夔宋代〕黑月黳雲脫太清,海風吹上筆頭輕。瑣窗冷透芙蕖碧,定有新銘到九成。
  • 送友人及第歸江南

    張喬唐代〕豈易及歸榮,辛勤致此名。登車思往事,回首勉諸生。路繞山光曉,帆通海氣清。秋期卻閒坐,林下聽江聲。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
  • 出遊歸臥得雜詩

    陸游宋代〕久讀僊經學養形,未容便應少微星。一枝新鍛金雅觜,更向名山斸茯苓。
  • 還李中舍奉使集

    文同宋代〕奉使道中詩百首,古人遺落盡冥搜。自憐吳蜀佳山水,一夜燈前得遍游。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
  • 病告作寄武平湖內翰

    宋祁宋代〕病擁綈袍雪領垂,當關重疊報晨暉。夷吾畏事將成吃,蘧瑗增年轉悟非。宦路風波頻歲劇,故山薇蕨每春肥。餘生
  • 再用前韻

    蘇軾宋代〕朱顏發過如春醅,胸中梨棗初未栽。丹砂未易掃白髮,赤松卻欲參黃梅。寒溪本自遠公社,白蓮翠竹依崔嵬。當時
  • 和實之讀邸報四首

    劉克莊宋代〕況鮀非是佞,莒仆未為凶。鬼谷從橫舌,終南詭秘蹤。斷無麟在藪,獨有鼠穿墉。千古誰儔匹,依稀似敬宗。
  • 古意

    常建唐代〕牧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蕭條愁 * ,蟬鳴白楊樹。回頭望京邑,合沓生塵霧。富貴安可常,歸來保貞素。
  • 秋日雜興

    敖陶孫宋代〕陣雲起西北,中原暗黃塵。豈無匡時算,無路不得陳。書生亦過計,夜夜占天文。匣劍似識時,中宵啞然鳴。我亦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

    張耒宋代〕我愛梅花不忍摘,清香卻解逐人來。風露肌膚隨處好,不知人世有塵埃。
  • 元夕雨中偶成四絕奉寄東齋

    陳起宋代〕歌 * 條燈火稀,況逢連夕雨垂垂。黃堂景色非街市,應對山棚賦好詩。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
  • 再和

    郭印宋代〕四面林巒匝,風喧未覺溫。曉晴雲度嶺,夜靜月侵門。地秀古今樹,人嬉遠近村。細觀群動性,各各自歸根。
  • 雜詩絕句十七首

    梅堯臣宋代〕前時雙鴛鴦,失雌鳴不已。今更作雙來,還悲舊流水。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
喜鸞公自蜀歸原文_喜鸞公自蜀歸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