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

作者:李嘉祐 朝代:唐代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詩詞問答

問: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作者是誰?答:李嘉祐
問: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李嘉祐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書法欣賞

李嘉祐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書法作品欣賞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水國的天氣帶著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陰,忽好忽壞;在這春風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蘇州城外。
濛濛細雨潤濕了衣服,自己卻沒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飄落到地上,聽不到聲響。
薄暮夕陽下,江上孤帆遠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綿延萬里。
或許有朋友會問到我的境遇,請轉告他們,我這個一介書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誤。

注釋
嚴士元:吳(今江蘇蘇州)人,曾任員外郎之職。
倚棹:泊舟,停船。闔閭城:即今江蘇的蘇州城。相傳春秋時伍子胥為吳王闔閭所築。
“水國”句:一作“水閣天寒暗復晴”,又作“水國春深陰復晴”。春,一作“猶”。
看:一作“人”。
閒花:指野花。
湖:指太湖。情:一作“程”。
東道:一作“君去”。
青袍:又稱青衿。唐代貞觀四年(630)規定,八品九品官員的官服是青色的。上元元年(674)又規定,八品官員服深青,九品官員服淺青。
日:一作“已”。
儒生:詩人的自稱。

詩文賞析

這首詩,運用一連串“景語”來敘述事件的進程和人物的行動,即寫景是為了敘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畫水。然而,畢竟又是描寫了風景,所以畫面是生動的,辭藻是美麗的,詩意也顯得十分濃厚。

嚴士元是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員外郎。寫這首詩的年代和寫詩的背景,現無可稽查。從詩的內容看,兩人是在蘇州偶然重遇,而一晤之後,嚴士元又要到湖南去,所以劉長卿寫詩贈別。

闔閭(hé lǘ)城,就是江蘇的蘇州城。從“倚棹”二字,可以知道這兩位朋友是在城江邊偶然相遇,稍作停留。時值春初,南方水鄉還未脫去寒意,天氣乍陰乍晴,變幻不定。讀者尋味開頭兩句,已經知道兩位朋友正在岸上攜手徘徊,在談笑中也提到江南一帶的天氣了。

三四兩句是有名的寫景句子。有人說詩人觀察入微,下筆精細。話是說得很對。可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卻似乎看見兩人正在席地談天。因為他們同時都接觸到這些客觀的景物:笑談之際,飄來了一陣毛毛細雨,雨細得連看也看不見,衣服卻分明覺得微微濕潤。樹上,偶爾飄下幾朵殘花,輕輕漾漾,落到地上連一點聲音都沒有。這不只是單純描寫風景,讀者還仿佛看見景色之中複印著人物的動作,可以領略到人物在欣賞景色時的愜意表情。

“日斜江上孤帆影”這句也應該同樣理解。一方面,它寫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帶出了兩人盤桓到薄暮時分而又戀戀不捨的情景。最後,嚴士元還是起身告辭了,詩人親自送到岸邊,眼看著解纜起帆,船兒在夕陽之下漸漸遠去。七個字同樣構成景物、事態和情感的交錯復迭。以下,“草綠湖南萬里情”,補充點出嚴士元所去之地。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詩人想像之中,但也摻雜著遊子遠行和朋友惜別的特殊感情。

友人的遠去,自然地激起了詩人心底的無限愁緒;因而他的臨別贈言,聽起來是那樣令人心酸:你這回去湖南,如果有相識的人問起我的訊息,你就這樣回答他吧—“青袍今已誤儒生”。這是一句牢騷話。唐代,公元630年(貞觀四年)規定,八品九品官員的官服是青色的。上元元年又規定,八品官員服深青,九品官員服淺青。劉長卿當時大概是 * 品的官員,穿的是青色袍服。他認為自己當這一員小官,是很失意的,簡直是耽誤自己的前程了。

詩中的“景語”,既有“春寒陰復晴”的水國氣候特徵,又有“細雨濕衣”、“閒花落地”的眼前景象,還有“草綠湖南”的意中之景,幾個層次中,情、景、事同時在讀者眼前出現,寄託了與友人相遇而又別離的複雜情思。詩人的這種手法,是很值得借鑑的。

標籤:寫雨送別懷才不遇

詩詞推薦

  • 古風·其十五

    李白唐代〕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台。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奈何青雲士,棄我如塵埃。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方知
  •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岑參唐代〕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台月。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功名
  • 山行

    杜牧唐代〕家住白雲山北,路迷碧水橋東。短髮瀟瀟暮雨,長襟落落秋風。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聽雨

    虞集元代〕屏風圍坐鬢毿毿,絳蠟搖光照莫酣。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蘇軾宋代〕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
  • 點絳唇(再和送錢公永)

    蘇軾宋代〕莫唱陽關,風流公子方終宴。秦山禹甸。縹緲真奇觀。北望平原,落日山銜半。孤帆遠。我歌君亂。一送西飛雁。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趙蕃宋代〕湘西一杯酒,渺渺紅葉換。江東千里雲,落落黃犬嘆。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初期枉車馬,近乃遺札翰。小遲
  • 解連環·送別

    史鑑明代〕銷魂時候。正落花成陣,可人分手。縱臨別、重訂佳期,恐軟語無憑,盛歡難又。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辛棄疾宋代〕白薴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重九舊韻)

    蘇軾宋代〕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異鄉風景卻依然。可恨相逢能幾日,不知重會是何年。茱萸仔細更重看。
  • 戲呈孔毅父

    黃庭堅宋代〕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校書著作頻詔除,猶能上車問何如。忽憶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夜發分寧寄杜澗叟

    黃庭堅宋代〕陽關一曲水東流,燈火旌陽一釣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寒草煙光闊

    寇準宋代〕寒草煙光闊,渭水波聲咽。春潮雨霽輕塵歇。征鞍發。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後會甚時節?更進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古柏行

    杜甫唐代〕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雲來
  • 謁金門(秋感)

    蘇軾宋代〕今夜雨。斷送一年殘暑。坐聽潮聲來別浦。明朝何處去。孤負金尊綠醑。來歲今宵圓否。酒醒夢回愁幾許。夜闌還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子由使契丹

    蘇軾宋代〕雲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武林春。單于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唐代〕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
  • 別董大二首

    高適唐代〕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
  • 劍器近·夜來雨

    袁去華宋代〕夜來雨。賴倩得、東風吹住。海棠正妖饒處。且留取。悄庭戶。試細聽、鶯啼燕語。分明共人愁緒。怕春去。佳樹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別范南伯

    楊炎正宋代〕離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劃地東流去。弱柳繫船都不住。為君愁絕聽鳴櫓。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尋春,依舊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
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原文_送嚴員外(一作劉長卿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