鉞組詞_鉞字怎么組詞_鉞組詞有哪些_帶鉞字的詞語

鉞的解釋:


(鉞)
yuè
古代兵器,青銅製,像斧,比斧大,圓刃可砍劈,中國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禮儀、殯葬用。
古星名。
筆畫數:10;
部首:釒;
筆順編號:3111515534

鉞怎么寫好看:

鉞怎么寫好看
鉞怎么寫好看

鉞開頭的詞語:

  1. 鉞斧
  2. 圓刃大斧。唐賈島贈李文通詩天子手擎新鉞斧,諫官請贈李文通。官場現形記第六回後面方是欽差閲兵大臣的執事,什麼衝鋒旗,帥字旗

  3. 鉞星
  4. 星名。即天槍三星。在北斗杓東。也稱天鉞。南齊書天文志上永元十一年十一月辛酉,月行在東井鉞星南八寸。

  5. 鉞下
  6. 猶言在主管將帥的指揮之下。書箋開頭表示尊敬的常用套語。南朝梁江淹到功曹參軍箋詣驃騎竟陵王竊惟明使君鉞下,道耀神源,德鑄靈

鉞結尾的詞語:

  1. 玉鉞
  2. 古代武器大斧的美稱。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文壇如命將,可以持玉鉞。飾玉或玉制的鉞。古代作為儀仗或用於殉葬。新

  3. 黃鉞
  4. 飾以黃金的長柄斧子。天子儀仗,亦用以征伐。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孔穎達疏引廣雅鉞,斧也。斧稱黃鉞,故知以黃金飾

  5. 斧鉞
  6. 亦作斧戉。斧與鉞。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罰殺戮。左傳昭公四年王弗聽,負之斧鉞,以徇於諸侯。漢書天文志梁王恐懼,布車入關,伏斧

  7. 二鉞
  8. 指明代宦官汪直的幫凶王越與陳鉞。明史宦官傳一汪直惡直者,指王越陳鉞為二鉞。小中官阿醜工俳優為直狀,操兩鉞趨帝前。旁人問之

  9. 旄鉞
  10. 白旄和黃鉞。借指軍權。語本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蔡沉集傳鉞,斧也,以黃金為飾旄,軍中指麾,白則見遠。三國志蜀志

  11. 節鉞
  12. 符節和斧鉞。古代授予將帥,作為加重權力的標誌。孔叢子問軍禮天子當階南面,命授之節鉞,大將受,天子乃東面西向而揖之,示弗御

  13. 鈇鉞
  14. 斫刀和大斧。腰斬砍頭的刑具。荀子樂論且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軍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漢書戾太子劉據傳忠臣竭誠不顧鈇

  15. 假黃鉞
  16. 魏晉南北朝當位高權重之大臣出征時,往住加以假黃鉞的稱號,即代表皇帝親征的意思。周書靜帝紀上柱國揚州總管隨國公楊堅為假黃鉞

  17. 旌鉞
  18. 旌旗與斧鉞。魏書任城王子澄傳公在外見旌鉞既張,而有憂色。唐黃滔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公廳四間一廈,或備旌鉞之覯止。宋

  19. 秉鉞
  20. 持斧。借指掌握兵權。詩商頌長發武王載斾,有虔秉鉞。周禮夏官大司馬若師有功,則左執律,右秉鉞。漢書終軍傳大將軍秉鉞,單于犇

  21. 用鉞
  22. 使用斧鉞。指執行軍法。左傳襄公三年君師不武,執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懼其死,以及揚乾,無所逃罪。不能致訓,至於用鉞。杜預注

  23. 金鉞
  24. 古代儀仗用的金色大斧。晉陸機吳丞相江陵侯陸公誄金鉞鏡日,雲旗降文。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之一擁旄秉金鉞伐鼓乘朱輪。醒世恆言隋煬

  25. 假鉞
  26. 見假黃鉞。

  27. 朱鉞
  28. 紅色的斧鉞,九錫之一。漢書王莽傳上王莽左建朱鉞,右建金戚。參見九錫。

  29. 仗鉞
  30. 手持黃鉞,表示將帥的權威。引申指統帥軍隊。三國志吳志孫堅傳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唐杜甫北征詩桓桓陳將

  31. 不避斧鉞
  32. 謂不怕殺頭。斧鉞,古代用以 * 的武器。鉞,形似斧而大。語出漢書趙充國傳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誅,昧死陳愚,唯陛下省察

  33. 天鉞
  34. 天子所用大斧。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孔穎達疏引太公六韜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鉞。後用以比喻帝王的兵威。南朝梁簡文帝與魏東荊州刺

  35. 刀鋸斧鉞
  36. 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嚴刑。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翠翁無煩怒!有新婦在,刀鋸斧鉞,婦自受之,必不令貽害雙親。瞿秋白亂彈水陸道場

  37. 釜鉞
  38. 斧鉞。釜,用同斧。兵器,泛指刑罰殺戮。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倘能倡議迎師,亦以腹心相待如若攔途拒截,難

  39. 玄鉞
  40. 古代鐵制斧形兵器。史記周本記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裴駰集解引宋均曰玄鉞用鐵,不磨礪。晉崔豹古今注輿服金斧,黃鉞

  41. 袞鉞
  42. 謂褒貶。古代賜袞衣以示嘉獎,給斧鉞以示懲罰,故云。明張居正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袞鉞中嚴於筆削,絲綸下逮於兜離。梁啓超上鄂

  43. 戎鉞
  44. 泛指兵器。鉞,古兵器名。明高啟卞將軍墓詩卞公仗戎鉞,勇氣常絶倫。

  45. 鏘鉞
  46. 大斧。鏘,通斨。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五正黃帝於是出其鏘鉞,奮其戎兵。

  47. 白旄黃鉞
  48. 比喻有關征戰的事。

  49. 授鉞
  50. 古代大將出征,君主授以斧鉞,表示授以兵權。文選張衡東京賦授鉞四七,共工是除。薛綜注引六韜凡國有難,君召將以授斧鉞。三國志

  51. 杖鉞
  52. 手執斧鉞。表示威權。漢書五行志上出軍行師,把旄杖鉞,誓士眾,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 * 也。晉葛洪抱朴子嘉遯緼袍麗於裘服,把

  53. 戚鉞
  54. 斧和鉞。左傳昭公十五年其後襄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受之,以有南陽之田,撫征東夏,非分而何楊伯峻注杜注鏚,斧也鉞,

  55. 元鉞
  56. 即玄鉞。古代兵器。鐵斧。唐蘇鶚蘇氏演義卷下鐵斧,元鉞也。諸公王得建之。太公以元鉞斬妲己,故婦人以為戒。按,晉崔豹古今注輿

  57. 麾鉞
  58. 麾旗和鉞。古代將帥的旗仗。借指軍旅。南齊書高帝紀上麾鉞一臨,凶黨冰泮。指節度使安撫使等鎮撫大員的官位。宋葉夢得懷西山詩不

  59. 賜鈇鉞
  60. 亦作賜斧鉞。古時天子以鈇鉞賜於諸侯或大臣,授以征伐之權。禮記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孔穎達疏賜鈇鉞者,謂上公

  61. 不辟斧鉞
  62.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63. 齊鉞
  64. 猶齊斧。利斧。齊,通資。宋曾鞏節相制逮後王之更造,開阡陌以居民。隸伍符者,身不受於一廛仗齊鉞者,位不連於九棘。參見齊斧。

  65. 秉旄仗鉞
  66. 秉仗拿著旄古代軍旗的一種鉞古兵器,象斧。手執指揮全軍的旗幟和受命出征的黃鉞。比喻掌握著軍事大權。

  67. 賜斧鉞
  68. 見賜鈇鉞。

  69. 鏚鉞
  70. 斧和鉞。左傳昭公十五年其後襄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受之,以有南陽之田,撫征東夏,非分而何楊伯峻注杜注鏚,斧也鉞,

  71. 橋公鉞
  72. 漢蔡邕有黃鉞銘,褒揚漢將橋玄守邊武功。後因以橋公鉞指黃鉞銘。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橋公之鉞,吐納典謨朱穆之鼎,全成碑文,

  73. 受鉞
  74. 古代大將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節與斧鉞,稱為受鉞。唐岑參西河太守杜公輓歌之三剖符移北地,受鉞領西門。李上交近事會元大將受

  75. 伏鉞
  76. 被處死。鉞,古代兵器,形似板斧而大。郭沫若船泊石城島畔雜成詩葡人大副傳佳話,曾作逋逃到此間。往日喧賓今伏鉞,春光先到岸頭

  77. 絻鉞
  78. 古代禮冠和兵器。喻獎懲。清魏源皇朝經世文編敘絻鉞,其好惡教養,其喜樂兵刑,其怒哀。

鉞居中的詞語:

  1. 斧鉞湯鑊
  2. 斧鉞古代軍中刑戮。湯滾開的水。鑊古代的大鍋。湯鑊古代一種酷刑,把犯人投入滾水中煮死。指各種酷刑。

  3. 斧鉞之誅
  4. 鉞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 * 的刑罰。泛指死刑。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鉞組詞_鉞字怎么組詞_鉞組詞有哪些_帶鉞字的詞語0
鉞組詞_鉞字怎么組詞_鉞組詞有哪些_帶鉞字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