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組詞_議字怎么組詞_議組詞有哪些_帶議字的詞語

議的解釋:


(議)

意見,言論:議論。提議。建議。
討論,商量:商議。會議。協定。議案。議決。議價。
評論是非,多指責備:非議。恐招物議。
舊時文體的一種,用以論事說理或陳述意見:奏議。駁議。
筆畫數:5;
部首:訁;
筆順編號:45434

議怎么寫好看:

議怎么寫好看
議怎么寫好看

議開頭的詞語:

  1. 議和
  2. 通過談判達成終止敵對行為或停止戰爭詳細解釋進行和平談判談判結束戰爭。明馮夢龍智囊補兵智王德用覘者歸告,謂漢兵且大入,遂來

  3. 議論
  4. 評議討論時表示的意見詳細解釋謂評論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壞。亦指非議,批評。史記貨殖列傳臨淄亦海岱之間一都會也。其俗寬緩闊

  5. 議論紛紛
  6. 見議論紛錯。

  7. 議兵
  8. 討論治軍用兵。荀子議兵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於趙孝成王前。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丞相南討,余辱司馬,議兵大梁,走出洛下。明王家

  9. 議論文
  10. 以剖析論證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提高讀者理性認識為主要特徵的一種文體。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書二十四史月日考近人議論文尚多可採,

  11. 議會制
  12. 即代議制。資本主義國家的一種政治制度。採取這種制度的國家,在憲法中規定議會有立法和監督政府的權力,政府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

  13. 議程
  14. 會議上議案討論的程式議事日程詳細解釋會議上議案討論的程式。巴金中國作家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閉幕詞中國作家協會第三次會員

  15. 議題
  16. 會議討論的題目詳細解釋議定題目。宋葉夢得岩下放言一神曰帝命吾儕作來歲狀元賦,當議題。一神曰以鑄鼎象物為題。會議討論的題目

  17. 議價
  18. 決定的價格詳細解釋講價錢。宋馬永卿嬾真子卷二主翁於廳事上買綾,自以手取視之,且與駔儈議價。明陸粲庚巳編鬼還家其家每買賣貨

  19. 議敘
  20. 清制對考績優異的官員,交部核議,奏請給予加級記錄等獎勵,謂之議敍。清朱珪吏部稽勛司郎中張君墓志銘乾隆庚子科舉人,議敍八品

  21. 議事
  22. 商討官方的事務商議公事詳細解釋議論商討公事。書周官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孔傳言當先學古訓,然後入官治政。凡制事必

  23. 議不反顧
  24. 謂為了正義奮勇向前,不回頭後退。議,通義。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 * ,冒流矢,議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史

  25. 議論紛錯
  26. 形容意見不一,議論很多。後漢書袁紹傳是以遠近狐疑,議論紛錯者也。亦作議論紛紜議論紛紛。通志樂府總序東漢之末,禮樂蕭條,雖

  27. 議意
  28. 商議的意見。北齊書神武帝紀下辛未,帝復録在京文武議意,以答神武,使舍人溫子昇草勑,子昇逡巡未敢作。

  29. 議事日程
  30. 會議期間各項議事和活動的程式。梁啓超評資政院乙本會期中,各議員所提出之議案,僅付審查而未及列於正式會議者,不知凡幾其僅提

  31. 議禮
  32. 謂議論禮制。禮記中庸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鄭玄注禮,謂人所服行也。朱熹集注禮,親疏貴賤相接之體也。宋袁燮資政殿大

  33. 議獄
  34. 猶斷獄,審議獄案。易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魏書刑罰志議獄定律,有國攸慎,輕重損益,世或不同。宋韓元吉龍圖閣待制知建寧府周公

  35. 議案
  36. 提供會議討論決定的提案詳細解釋列入議事日程的提案。梁啓超資政院章程質疑由前之説,則須得三分過二之同意,乃始列為議案。郭沫

  37. 議請
  38. 指有特殊身份者犯罪時,可原其罪情奏請予以減罪。魏書刑罰志先朝既無不訊之格,而空相矯恃,以長違暴。諸在議請之外,可悉依常法

  39. 議郎
  40. 官名。漢代設定為光祿勛所屬郎官之一,掌顧問應對,無常事。漢秩比六百石。多征賢良方正之士任之。晉以後廢。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郎

  41. 議定
  42. 商議決定。漢書高后紀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於高廟,世世勿絶,嗣子各襲其功位。其與列侯議定奏之。明王驥邊務五事疏今議定

  43. 議事堂
  44. 古代商議軍國大事的殿堂。宋史儒林傳三楊萬里會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喪,創議事堂,命皇太子參決庶務。萬里上疏力諫。元袁桷翰林

  45. 議會
  46. 某些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詳細解釋通常指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議機關。也稱國會。梁啓超諮議局許可權職務十論一立憲之所以異於專制者,全

  47. 議說
  48. 論議辯說。韓非子顯學藏書策,習談論,聚徒役,服文學而議説,世主必從而禮之,曰敬賢士,先王之道也。韓詩外傳卷五言談議説已無

  49. 議決
  50. 討論後作出決定詳細解釋亦作議決。議論並作出決定。漢書酷吏傳田延年會昭帝崩,昌邑王嗣位, * ,霍將軍憂懼,與公卿議廢之,莫

  51. 議審
  52. 審議。宋強至贈衛尉卿梁公夫人李氏墓志銘方是時,侍郎議審刑院,及其季舒國公在翰林為學士,合處京師,族大用絀。

  53. 議親
  54. 古刑法八議之一。謂對於皇親國戚進行特別審議,以減免其刑罰。周禮秋官小司寇以八辟麗邦灋,附刑罰一曰議親之辟。鄭玄注引鄭司農

  55. 議員
  56. 在議會中有正式代表資格享有表決權的成員詳細解釋在議會中有正式代表資格享有表決權的成員。魯迅華蓋集通訊一這類的議員,其實確

  57. 議道
  58. 議論大道探討治國之道。禮記表記是故君子議道自己,而置法以民。孔穎達疏好仁之法,須恩惠及人,當恕己而行,故君子謀議道理,先

  59. 議堂
  60. 議論政事之堂。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議堂猶集鳳,貞觀是元龜。

  61. 議曹
  62. 郡守的屬吏。漢書循吏傳龔遂數年,上遣使者徵遂,議曹王生願從。南史崔慧景傳徧游公卿,仕至揚州議曹從事。官署名。掌言職。北齊

  63. 議貴
  64. 古刑法八議之一。對顯貴進行特別審議以減免刑罰。周禮秋官小司寇以八辟麗邦灋,附刑罰六曰議貴之辟。鄭玄注引鄭司農曰若今時吏墨

  65. 議論風發
  66. 見議論風生。

  67. 議院
  68. 議會詳細解釋議會。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上議院者,公議政事之院也。梁啓超論資政院之天職議院最大之職權有二曰參預立法也曰監督行

  69. 議婚
  70. 說親商談聯姻之事。金王若虛太乙三代度師蕭公墓表年十六,父兄議婚。師曰性喜出家,不願娶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蛙神雖故卻之,

  71. 議論英發
  72. 謂崇論弘議,才華橫溢。續傳燈錄洪英禪師時會下龍象雜遝,而師議論英發,常傾四座,聲名藉甚。宋蘇軾舉趙德麟狀吏事通敏,文采俊

  73. 議定書
  74. 一種國際檔案是締約國關於個別問題所取得的協定通常是正式條約的修正或補充國際會議上經過各方簽字的會議記錄詳細解釋條約名稱之

  75. 議可
  76. 謂天子認可所議之意見。漢蔡邕獨斷卷上其有疑事,公卿百官會議其合於上意者,文報曰某官某甲議可。漢書於定國傳後貢禹代為御史大

  77. 議政
  78. 議論政事。漢王充論衡效力治書定簿,佐史之力也論道議政,賢儒之力也。宋韓元吉讀管子則仲之與桓公平日謀國議政者,其亦詳矣。清

  79. 議處
  80. 謂議定其罪給予處分。晉書刑法志刑書之文有限,而舛違之故無方,故有臨時議處之制,誠不能皆得循常也。明李清三垣筆記上及鄭庶常

  81. 議祧
  82. 擬議將親盡之祖的神主遷出宗廟藏於祧,謂之議祧。祀遠祖始祖之廟為祧。古代帝王宗廟,除百世之祖不遷外,其餘五世親盡則遷去神主

  83. 議官
  84. 言官諫官。漢書藝文志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宋歐陽修又與孫威敏公書承公許作行狀,甚善,便將請謚。議官文書,有司據以為議,大

  85. 議賓
  86. 古刑法八議之一。謂對先朝後裔而享受國賓待遇者進行特別審議,以減免刑罰。周禮秋官小司寇以八辟麗邦灋,附刑罰八曰議賓之辟。鄭

  87. 議妥
  88. 商量妥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九回今日既然大家齊集,我們趁此把修祠堂的事議妥了罷。魯迅彷徨孤獨者他們既經議妥,便約定在

  89. 議詘
  90. 謂理屈詞窮。詘,通屈。金史孫鐸傳詰難久之,復亨議詘。

  91. 議覆
  92. 論議並答覆。明馬從聘摘陳漕政疏既經該部議覆,再行會議,臣等亦何必執前説之為是。清熊開元感事贅言一盡革條陳議覆之陋事,面商

  93. 議策
  94. 討論謀劃。天雨花第三回各官來日須齊集,議策如何御叛臣。

  95. 議長
  96. 代表議會,主持議事的主要負責人。在資本主義國家,凡採用兩院制議會的,下議院議長大多由多數黨提名,經全院選舉產生,或由參加

  97. 議疏
  98. 猶義疏。疏解經籍的著作。議,通義。隋書經籍志一炫因序其得喪,述其議疏,講於人間,漸聞朝廷,後遂著令,與鄭氏並立。

  99. 議懲
  100. 謂評議其罪給予懲處。明馬從聘議處科場疏該部即仰承德意,遵例議懲,以儆將來,誰曰不可

議結尾的詞語:

  1. 古田會議
  2. 年月日在福建上杭古田村召開的中國 * 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會議根據中央的精神,總結了紅四軍建軍以來的經驗,批判了各

  3. 建議
  4. 向有關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張建議改善生活建議晚飯後散步向有關方面所提出的主張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告訴大家而不是建議詳細解釋

  5. 爭議
  6. 爭論尚有爭議詳細解釋爭論。後漢書黃瓊傳瓊達練官曹,爭議朝堂,莫能抗奪。南史劉師知傳古人爭議,多成怨府,傅玄見尤於晉代,王

  7. 里談巷議
  8. 里鄉里鄰居。鄰里街巷間人們的議論談說。指民間的議論。

  9. 附議
  10. 附和別人的提議而共同提議詳細解釋同意別人的提議,作為共同提議人。如這個提案有不少人附議。

  11. 倡議
  12. 首先提出建議發起做某事倡議召開國際會議詳細解釋首先建議發起。明蔣一葵長安客話通惠河元至元間,丞相完澤倡議導昌平白浮諸泉為

  13. 商議
  14. 為了對取得一致意見而進行討論商議舉行一次聚會的計畫建議這件事我到有個商議只是不好在老爹跟前說。儒林外史詳細解釋商量討論。

  15. 洛川會議
  16. 年月日至日中共中央在陝北洛川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指出爭取抗戰勝利的關鍵是實行 * 提出的全面抗戰路線。會議通過了關

  17. 審議
  18. 審查評議提交人大會審議詳細解釋審查評議。魏書世宗紀八座可審議往代貢士之方,擢賢之體,必令才學並申,資望兼致。宋史職官志四

  19. 動議
  20. 會議中臨時提出建議也指這種建議詳細解釋會議中的建議或提案一般指臨時的。亦泛指建議主張。孫中山民權初步方略對等動議者,即兩

  21. 芻議
  22. 謙詞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談議論亦指淺陋的議論皇圖不隔於芻議。王勃上絳州上官司馬書詳細解釋淺陋的議論。多用作自謙之辭。南齊書

  23. 不可思議
  24. 指怪誕出乎常情這樣一種不可思議的事情變化缺乏可能性對事物的情況發展變化或言論無法想像一件事既是又非是不可思議的詳細解釋佛

  25. 峭論鯁議
  26. 議論嚴正剛直。宋李綱論節義顏真卿其後歸朝,峭論鯁議,為奸臣所擠,殞於賊手。

  27. 異議
  28. 不同的意見每有四方異議輒召入問籌策。後漢書耿列傳異議蜂起高談不息。唐盧照鄰南陽公集序持異議法律用語。指法官對案件判斷有不

  29. 擴大會議
  30. 除原有成員外吸收有關人員參加的會議。人民日報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舉行擴大會議。如常委擴大會議常務理事擴大會

  31. 訾議
  32. 議論指責人的缺點無可訾議詳細解釋亦作訿議。非議。漢桓寬鹽鐵論詔聖瞽師不知白黑而善聞言音,儒者不知治世而善訾議。宋周煇清波

  33. 複議
  34. 對已做決定的事做再一次的討論事關大局,廠領導還要

  35. 決議
  36. 經過會議討論通過的決定委員會發出表示同情的決議詳細解釋亦作決議。對議論做出決定。唐常袞授崔園左僕射制嘗決議於廟堂,早書勛

  37. 大陸會議
  38. 英屬北美十三個殖民地代表會議。年月日在費城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年獨立戰爭爆發後,第二屆大陸會議於月日在費城召開,通過以武

  39. 奏議
  40. 臣子向帝王上書陳述事情議論是非奏章詳細解釋臣下向帝王上書言事,條議其是非,謂之奏議。東觀漢記光武帝紀有司奏議曰追跡先代,

  41. 街談巷議
  42. 在大街小巷裡的交談和議論把謠言只當作街談巷議而置若罔聞詳細解釋街巷中的談說議論,即民間的輿論。漢張衡西京賦街談巷議,彈射

  43. 評議
  44. 評論是非商量商議與他評議詳細解釋經議論而評定評論。後漢書東夷傳高句驪無牢獄,有罪,諸加評議便殺之,沒入妻子為奴婢。唐權德

  45. 非議
  46. 批評責難非議詔書。漢書黃霸傳非議政事詳細解釋責備指責。晏子春秋問上十三無以毀譽非議定其身。宋司馬光與王介甫書士大夫在朝廷

  47. 抗議
  48. 對某人某國某單位的言論行為或措施表示強烈反對抗議書詳細解釋謂持論正直,對錯誤意見表示反對。後漢書盧植傳董卓大會百官於朝堂

  49. 提議
  50. 提出供考慮開會時提出供討論決定我提議休會提出的意見我同意這個提議詳細解釋謂開會或商討問題時提出供討論的議案或意見。亦指所

  51. 物議
  52. 眾人的議論多指非議止息物議不屑物議。南史謝幾卿傳李泰每為之先拜圭亦以師道自居物議善之。唐書王圭傳詳細解釋眾人的議論。宋書

  53. 謗議
  54. 非議動遭謗議詳細解釋非議。戰國策齊策一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郭

  55. 擬議
  56. 行動之前的計畫籌劃草擬擬議規劃詳細解釋揣度議論。多指事前的考慮。易繫辭上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南朝梁劉

  57. 協定
  58. 共同計議協商經過談判協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認共同遵守的檔案詳細解釋共同計議協商。隋書律曆志中二人協定,共短孝孫。宋無名氏儒林

  59. 諫議
  60. 官名。諫議大夫。漢書王莽傳下又置師友祭酒及侍中諫議六經祭酒各一人。唐韓愈感春詩之三蔡州納節舊將死,起居諫議聯翩來。太平天

  61. 論議
  62. 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等表示意見。管子輕重丁父兄相睹樹下,論議玄語,終日不歸。唐韓愈與李翱書持僕所守,驅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間

  63. 鄉議
  64. 猶鄉論。舊唐書薛登傳鄉議決小人之筆,行修無長者之論。

  65. 稟議
  66. 亦作稟議。下屬就上官提出的議案發表意見或建議。宋葉適忠翊郎武學博士蔡君墓志銘樞密院召君稟議,欲使賀虜正旦。宋周密齊東野語

  67. 力排眾議
  68. 竭力排除各種議論使自己的主張占上風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三國演義詳細解釋竭力反駁排除各種意見,使自己的主張占上風

  69. 會議
  70. 集合三人以上相與議事並遵循一定的議程所舉行的一種集會管理委員會會議商討並處理重要事務的常設機構或組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71. 疑議
  72. 有疑問而難以決定的爭論。後漢書張純傳建武初,舊章多闕,每有疑議,輒以訪純,自郊廟婚冠喪紀禮儀,多所正定。三國志蜀志許慈傳

  73. 無可非議
  74. 毫無必要多加責備亂髮議論表示做得太合乎情理這也許是一種取巧的寫法。但這似乎是無可非議的。巴金愛情的三部曲總序詳細解釋沒有

  75. 聯席會議
  76. 不同機構為解決有關問題而聯合舉行的會議。胡也頻光明在我們的面前就是在目前,最切要的,是號召北京各團體開一個聯席會議,決定

  77. 公議
  78. 眾人的議論自報公議關於國家的事情以公眾利益為標準而評議詳細解釋見公義。按公利標準而議 * 眾共同評論。韓非子說疑彼又使譎詐

  79. 從長計議
  80. 暫緩決斷再作商酌把時間放長些多加考慮和商量皇叔且休煩惱與孔明從長計議。三國演義詳細解釋左傳僖公四年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

  8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82. 簡稱政協或人民政協。中國 * 領導的統一戰線的組織。年舉行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制訂了起臨時憲法作

  83. 德黑蘭會議
  8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一次國際會議。年月日至月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商討對德戰爭共

  85. 博採眾議
  86. 廣泛採納民眾的建議。

  87. 夾敘夾議
  88. 邊敘述邊議論。賀宜兒童文學選序言人物性格的發展,不是通過揭示生活中的衝突和矛盾,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繫,

  89. 清議
  90. 公正的議論其犯鄉論清議贓污淫盜一皆蕩滌。南史宋武帝紀詳細解釋對時政的議論社會輿論。藝文類聚卷二二引三國魏曹羲至公論厲清議

  91. 武議
  92. 謂軍事上的謀略決策。尉繚子武議太公望及遇文王,則提三萬之眾,一戰而天下定,非武議安得此合也

  93. 誹議
  94. 責難,非議。管子法法故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多,而所廢者寡, * 不誹議。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同僚們知得,雖不敢當面笑你

  95. 計議
  96. 計畫商議從長計議詳細解釋謀劃考慮。管子輕重甲計議因權,事之囿大也。馬非百新詮計議因權,即從權計畫。後漢書南匈奴傳欲修和親

  97. 咨議
  98. 舊時備顧問的幕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桓南郡既破殷荊州,收殷將佐十許人,咨議羅企生亦在焉。清史稿鄭成功傳鄭錦以永華為

  99. 橫議
  100. 恣意議論。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南朝齊王融策秀才文第二問若閒冗畢棄,則橫議無已冕笏不澄,則坐談彌積。

議居中的詞語:

  1. 代議制
  2. 由選舉產生的代議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間接民主的形式。現代國家普遍實行代議制。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議機關是議會,主要行使立

  3. 合議庭
  4. 審判人員共同審理案件時所組成的審判庭。我國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合議制。第一審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抗訴和抗訴

  5. 參政議政
  6. 特指中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

  7. 參議院
  8. 一些國家兩院制議會的上議院的名稱之一。

  9. 答司馬諫議書
  10. 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司馬諫議即司馬光,當時任右諫議大夫,曾寫信指責作者的變法舉措。篇中對司馬光加給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

  11. 巷議街談
  12. 大街小巷間人們的議論。語出漢張衡西京賦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宋錢易南部新書丙宋務先上疏曰巷議街談,共呼坊門為宰相。

  13. 會議室
  14. 供開會用的房間通常包含有一張大會議桌而預定作為董事會會議之用的房間董事會每月在該會議室召開一次會議

  15. 眾議院
  16. 某些國家或州的議會的下院某些一院制國家的議會如盧森堡的眾議院詳細解釋一些國家兩院制議會的下議院的名稱之一。亦省稱眾院。如

  17. 物議沸騰
  18. 議論紛紛,指輿論強烈。

  19. 倡議書
  20. 由某一組織或社團擬定就某事向社會提出建議或提議社會成員共同去做某事的書面文章

  21. 合議制
  22. 與君主專制政體相對。各資本主義國家組成內閣政府,由首相和各部大臣共同商議國事,謂之合議制。清端方請改定官制以為立憲預備折

  23. 大發議論
  24. 嘮叨或漫無目的地說個不停於是國會大發議論了盡情盡力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25. 參議會
  26. 國民黨政府在抗日戰爭開始後成立的地方性諮詢機構。有省縣鄉參議會。抗日戰爭時期邊區政府為了動員和團結廣大民眾參加抗日而設立

  27. 代議機關
  28. 見代議制。

  29. 南京臨時參議院
  30. 年月各省都督選派代表在南京組成。為臨時政府的最高立法機關,執行議會職權。月批准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選袁世凱為臨時大總

  31. 諮議局
  32. 清政府偽裝預備立憲而設立的地方諮議機關。規定該局有討論本省行政興革和公債稅收等權,實際上不能監督地方行政。張謇送十六省議

  33. 宣議郎
  34. 官名。唐宋散官,從七品下稱宣議郎。明沿置,清廢。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宋時嘉祐年間有個宣議郎萬延之,乃是錢塘南新人,曾中乙科

  35. 眾議成林
  36. 謂眾人的議論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現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亂真。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高誘注眾人皆議平地生林,無翼之

  37. 嘉議大夫
  38. 禮部尚書的別稱。元史郭貫傳除禮部尚書,帝親書其官階曰嘉議大夫,以授有司。參閱清梁章鉅稱謂錄禮。

  39. 清議堂
  40. 朝廷官員商議軍政大事的地方。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知會各處督撫,及在城大小文武,齊集清議堂,公同計議,助他糧餉。

  41. 公議兒
  42. 方言。猶公份兒。

  43. 豬仔議員
  44. 對被收買利用的國會議員的鄙稱。孫中山民權主義第四講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代議士,都變成了豬仔議員,有錢就賣身,分臧貪利,為全國

  45. 論議風生
  46. 談論得極生動而又風趣。宋史儒林傳六陳亮陳亮生而目光有芒,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論議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

  47. 衆議成林
  48. 謂眾人的議論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現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亂真。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高誘注眾人皆議平地生林,無翼之

  49. 談議風生
  50. 見談論風生。

  51. 衆議院
  52. 一些國家兩院制議會的下議院的名稱之一。亦省稱眾院。如美眾院否決平衡預算法修正案。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議組詞_議字怎么組詞_議組詞有哪些_帶議字的詞語0
議組詞_議字怎么組詞_議組詞有哪些_帶議字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