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的成語_帶吳字的成語_吳的成語有哪些

吳的解釋:

吳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後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吳鉤古代吳地出產的一種 * ,後泛指鋒利的刀劍。吳越同 詳情

吳怎么寫好看:

吳怎么寫好看,吳書法圖片
吳書法怎么寫

吳開頭的成語:

  1. 吳下阿蒙
  2.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3. 吳牛喘月
  4. 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5. 吳儂軟語
  6. 亦作吳儂嬌語。形容操吳方言的人語音輕清柔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六回他們叫來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時燕語鶯聲,盡都

  7. 吳帶當風
  8. 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後人以之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9. 吳頭楚尾
  10.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於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11. 吳娃越艷
  12. 泛指江南美女。唐王勃採蓮賦吳娃越艷,鄭婉秦妍。唐李白經亂離後憶舊遊書懷贈韋太守詩吳娃與越艷,窈窕夸鉛紅。宋孫光憲河傳詞之

  13. 吳根越角
  14. 原指吳越故地之邊陲,後多泛指江浙一帶。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谿山侵越角,封壤盡吳根。元陳樵北山別業三十八詠越觀吳根越角

  15. 吳越同舟
  16. 吳越指吳國人和越國人。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

  17. 吳中四傑
  18. 明初楊基高啟張羽徐賁四人並有詩名,均吳人,故稱。明沉德符野獲編山人別號有所本楊楊基在洪武間,官至山西按察使,與高啟張羽徐

  19. 吳市之簫
  20. 比喻在街頭行乞。同吳市 * 。

  21. 吳郡星郎
  22. 吳地楊梅的美稱。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中閩士赴科,吳人赴調,各以鄉產自誇閩曰荔支,吳曰楊梅。有題壁曰閩鄉玉女含冰雪,吳郡星郎駕

  23. 吳王膾余
  24. 傳說中的魚名。晉乾寶搜神記卷十三昔吳王闔閭江行,食膾有餘,因棄中流,悉化為魚。今魚中有名吳王膾餘者,長數寸,大者如筯,猶

  25. 吳中四士
  26. 唐之包融賀知章張旭張若虛四人同時知名,均吳人,故稱。新唐書劉晏傳包佶父融,集賢院學士,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有名當時,號吳中

  27. 吳大皇帝
  28. 指三國吳主孫權。因諡號為大皇帝,故稱。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南史王僧虔傳僧虔得人間所有卷中所無者

  29. 吳二娘曲
  30. 古歌曲名。為名妓吳二娘作,故稱。唐白居易寄殷協律詩吳娘暮雨蕭蕭曲自注江南吳二娘曲詞雲暮雨蕭蕭郎不歸。參見吳二娘。

吳居中的成語:

  1. 蜀錦吳綾
  2. 蜀錦四川生產的彩錦吳綾綾的一種,最初出於吳郡。泛指各種精美的絲織品。

  3. 楚柁吳檣
  4. 指吳楚之船。宋陸游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詞縱有楚柁吳檣,知何時東逝空悵望,鱠美菰香,秋風又起。

  5. 楚尾吳頭
  6. 古豫章一帶位於楚地下游,吳地上游,如首尾相銜接,故稱楚尾吳頭。泛指長江中下游一帶地方。

  7. 懸首吳闕
  8. 猶言懸門抉目。以之為烈士殉國的典故。

  9. 楓落吳江
  10. 新唐書文藝傳上崔信明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嘗矜其文,謂過李百藥,議者不許。揚州録事參軍鄭世翼者,亦驁倨,數恌輕忤物,遇信

  11. 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12. 吳楚泛指長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遠越覺得天下垂,除見蒼天之外,空無所有。現也比喻一無所見。

  13. 楚水吳山
  14. 楚地的水,吳地的山。指古時吳楚兩國所屬地域。後用以指長江中下游一帶。

  15. 抉目吳門
  16.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讒誅殺。

  17. 宋畫吳冶
  18. 用以作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稱。

  19. 楚舞吳歌
  20. 泛指江南的輕歌曼舞。

  21. 喘月吳牛
  22.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懼其類似者。

  23. 越瘦吳肥
  24. 猶言越瘦秦肥。 * 詞話第七十回圖求謀,多隻爲一身之計縱奸貪,那裏管越瘦吳肥。

  25. 楚宮吳苑
  26. 吳楚的宮室園林。借指南方的勝地。明陳子龍江城子病起春盡詞楚宮吳苑草茸茸,戀芳叢,繞游蜂,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

  27. 天吳紫鳳
  28. 天吳古代傳說中的水神,虎身人面,八頭八足八尾紫鳳古代傳說中的神鳥,人面鳥身,九頭。泛指作為應急而用的古舊事物。

  29. 楚弄吳吹
  30. 泛指江南一帶的樂曲。宋劉弇秋日儀征即事詩之三秋日前山瘦如刻,楚弄吳吹沸江國。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吳的成語_帶吳字的成語_吳的成語有哪些0
吳的成語_帶吳字的成語_吳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