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資料簡介

季羨林人品

對於季羨林人品這個問題,曾經有人疑惑過,為什麼季羨林的兒子每天都在醜化季羨林人品,他是自私的、冷漠的,同時也是無情的,他的兒子親口這么說,那么季羨林人品一定是有問題的,那么事情的真相果真這樣嗎?季羨林人品到底如何?

季羨林人品

季承對於自己的父親始終是無法理解和釋懷的,在他小的時候,父親出國留學,回來後又對他的母親冷漠,這是季承心病的主要根源。但是在德國期間,季羨林曾經和一位德國女人有過感情,但是他知道自己是有家庭子女的,為了身上的責任他毅然回國。這樣的人其實非常有責任感的,難道這還不能說明季羨林人品嗎?他明明可以放棄,可是卻毅然承擔,只能說明季羨林人品非常的出眾,他是一個自制力和責任感都非常強的一個人。

除此之外,其實季羨林人品在其他問題上也可以看的出來。在學術研討和工作中,季羨林總是耐心的傾聽每一個後輩的觀點和言論,細心的指導和用心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季羨林還在一切可能的機會和場所提拔這些年輕有為的後輩。而且在和自己同時代的人們身上,季羨林也願意謙虛的學習,季羨林人品定然是好的,是讓人無話可說的。

在生活中,季羨林同樣是一個自強自立的人,雖然有保姆在,他也願意自己清洗床單被罩,自己能做的,絕不願意麻煩別人。而在其他事情上,季羨林也是非常出色的,他願意自己設立獎學金制度,鼓勵每一個出色的學生,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說明季羨林人品嗎?

季羨林性格

季羨林祖籍是在山東,而在季羨林性格形成中,也有很多地方,受到了山東文化的影響。他為人坦蕩,而且非常的謙虛嚴謹,並且在季羨林性格中有著非常豪爽的一面。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情,季羨林性格都起著重要作用。

季羨林性格中謙虛的一面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學術成就上,季羨林可以不遺餘力的提拔後一代,並且對同自己一樣的學者也抱著學習的心態,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一個大學教師,只是在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其實季羨林性格也是非常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的,作為一個如此偉大的人物,有些事情他始終堅持自己來做,就算是兒女為他請來保姆照顧他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季羨林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床單被罩什麼的都自己洗,這並不是說季羨林如何的獨特,而是他的心中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任何人都不能打破。

季羨林性格中的執著更是讓人們感動,他秉承著嚴謹的心態,對於自己的研究和論文,始終都堅持不懈,永遠不會放棄,也正是他這樣的努力,最終季羨林才可以取得如此成就。

季羨林在工作和事業上可以說是一個巨人,但是在生活和家庭中,他也是一個有著怪癖的老人,在他的兒女眼中,季羨林性格冷漠,為人吝嗇,這只是他兒子的說法,對於其真實性還有待考究。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季羨林對於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心裡還是有著意見的。

季羨林妻子

季羨林妻子名叫彭德華,她是一位典型的中國傳統婦女,思想淳樸,勤勞肯乾。季羨林妻子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和季羨林有一定的差距,但她在生活上對季羨林及家人的照顧真的是很細心。

雖然她和季羨林在結婚前沒有進行過多的感情交流,彼此也不是很了解對方,結婚後還是有些冷淡,但彭德華憑藉自己的踏實善良,讓季羨林逐漸對她有了好感。彭德華成為季羨林妻子後,將季羨林的生活打理的很到位,正是這種無形的支持,讓季羨林可以踏實的研究文學。

季羨林妻子是通過季羨林的叔叔介紹的,她的文化水平僅僅是國小的初級水平,認識的字不多,和季羨林溝通困難,但在那個時代,他們還是過著平淡而和諧的生活。彭德華在季羨林離開家裡,外出學習的時候,她也依舊對家人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可見季羨林妻子是一位心地善良,勤勤懇懇的傳統婦女。她陪伴著季羨林走過了許多坎坎坷坷的道路,像文革時期,家裡遇到抄查,季羨林妻子仍然陪在季羨林身邊,雖然不能用言語來開導他,但外在的行動表現出來了她對季羨林的關心,可見季羨林妻子真的是集賢惠與善良於一身。

根據以上對季羨林妻子的敘述,進一步了解了季羨林妻子對生活的態度,她心中沒有其他想法,一心想著為家裡奉獻自己,是傳統女性的典範。


季羨林的故事

通過季羨林的故事可以讓我們對季老有更詳細的了解,在這裡講述一個有關季羨林的故事。

第二個有關季羨林的故事是在季羨林擔任北京大學的老師的時候,此時的季羨林已經頗有成就,然而他的穿著確實那么樸素,不仔細看根本認不出來這是季老,可見季羨林是多么的低調,季羨林對於自己身上的稱號也很不滿,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學者,只要能將更多的知識傳遞給讀者就可以了,其他都不重要,像季羨林在醫院的時候,看到有小護士在讀他自己寫的書,季羨林便要求家人出去買的好多書,分給周圍人看,因為他渴望像青年人傳遞更多的知識。

通過以上這個個季羨林的故事讓我們對季羨林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他不愧是一位受人愛戴的學者。

季羨林的成就

季羨林是國際上有名的國學大師,也是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等,季羨林的成就是數都數不清的,同時因為他的巨大成就也被北京大學任為終身教授。

在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德國留過學,並且同時精通英文、德文、等十二種語言,作為一個成功到底語言學家,季羨林的成就也是非常出眾的。同時,季羨林也是世界上精通的吐火羅文的人之一。可以說,季羨林是一個語言上的巨人。除此之外,季羨林的成就還包括部分的著作,例如《天竺心影》、《朗潤集》、《季羨林散文集》等等,這些都是他通過長時間的鑽研和寫作才取得的成就。

季羨林的成就都是他自己通過艱辛的努力才取得的,他甚至把一切的時間,都用來研究這些事情上,儘管家庭生活、個人事務已經讓他忙的沒有抽身的時間,可是相對於其他的事務,他更願意在自己愛好的領域用盡一切的時間。也就是他的這些努力和執著的精神,才讓季羨林的成就如此的巨大,他的語言天賦加上長時間的努力,讓他在翻譯事業上也更上一層樓,因此季羨林還曾經獲得過“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季羨林的一生都在致力於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季羨林的成就更是在民族國家之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交流溝通作用,在讓其他國家和民族了解我們國家文化的同時,也讓國家的文化流傳到更為深遠的地方,他的成就是其他人始終都無法比擬和超越的。

季羨林的母親

說到季羨林的母親,可能有人認為憑藉季羨林的成就這么出眾,他的母親也一定是一位很有文學素養的人。其實季羨林的母親與很多人的想法截然相反,她僅僅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家婦女,不僅沒上過一天的學,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由此可以想到季羨林的母親的知識儲備量。

在季羨林的母親的那個時代,她就是時代的代表,一輩子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一家人的身上,自己任勞任怨,季羨林的母親十分照顧季羨林,在小的時候,母親會憑藉著自己的手藝為兒子做一頓美食,雖然家庭很貧困了,但依舊不讓兒子在胃口上遭罪,她寧願自己不吃也要給兒子吃好,可見季羨林母親一顆慈母般的心。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母親也能培育出這么優秀的人才,雖然季羨林的成就不是母親所教授的,但母親為了讓兒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季羨林只有六七歲的時候就把他送到外面去讀書。

這個事件的發生,讓季羨林與母親從此分隔兩地,直到母親去世他們也沒見過幾次。這讓季羨林對母親的愧疚纏繞了終身,從小與母親分開,母子之間已經想不起來對方熟悉的面龐。季羨林的母親在生前也十分想念自己的兒子,但怕影響兒子的學業,也就沒催兒子回來看看她,但實際上季羨林的母親的內心想兒子的程度已經達到一個極致了。

這便是季羨林的母親,成就了兒子的事業卻讓自己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