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鵠

化鵠怎么寫好看

化鵠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藝文類聚》卷四引鄧德明《南康記》:“昔有盧耽仕州為治中,少學仙術,善解飛騰。每夕,輒凌虛為家,曉則還州。嘗元會至晚,不及朝列,化為白鵠……”

南朝.宋.敬叔《異苑》卷四:“鍾……與母居,至篤性,種瓜為業,忽有三少年,容服妍麗,詣鍾乞瓜。鍾為設食出瓜,禮敬勤。三人……出門,悉化成白鵠。”

上邊兩則“化鵠”的典故,後多用為仙逝飛升。

《佩文韻府》卷二十八覃韻“盧耽”下引李白詩:“借問盧耽鶴,西飛幾歲還。”

詞語分解

  • 化的字典解釋 化 à 性質或形態改變:變化。分化。僵化。教(刼 )化。熔化。融化。潛移默化。化乾弋為玉帛。。 佛教、道教徒募集財物:化緣。化齋。 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後,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醜化。綠化。 習俗,風
  • 鵠的字典解釋 鵠 (鵠) ú 水鳥,形狀像鵝,體較鵝大,鳴聲宏亮,善飛,吃植物、昆蟲等(亦稱“天鵝”):鵠立。鵠望(殷切盼望)。鵠候。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東戶之泰

源見“餘糧棲畝”。指傳說中的上古豐年盛世。宋 宋祁《皇帝幸玉津園省斂頌》:“揉耒以識帝農之來,棲糧而歌東戶之泰。”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化鵠歷史

相關歷史

化鵠_化鵠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