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而不荒

樂而不荒怎么寫好看

樂而不荒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歡樂而不荒淫。 表示行樂要有節制。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請觀於周樂。為之歌《頌》,曰:哀而不愁,樂而不荒。”漢.馬融《廣成頌》:“夫樂而不荒,憂而不困,先王所以平和府藏,頤養精神,致之無疆。”


見“樂而不淫”。《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樂而不荒。”

詞語分解

  • 樂的解釋 樂 (樂) è 歡喜,快活:快樂。樂境。樂融融。樂不可支。其樂無窮。樂觀(精神愉快,對事物的發展充滿信心)。樂天(安於自己的處境而沒有任何憂慮)。 使人快樂的事情:取樂。逗樂。 對某事甘心情願:樂此不
  • 荒的解釋 荒 ā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荒年。災荒。防荒。備荒。 長滿野草,或無人耕種:荒蕪。荒地。開荒。 廢棄:荒廢。荒疏。荒置。業精於勤,荒於嬉。 冷落偏僻:荒村。荒郊。荒落(?)(a.荒涼冷落;b.荒疏衰退

歷史典故推薦:故作姿態

述賓 故意做出某種樣子。只是表面上裝裝樣子,並非真心如此。李良傑《女工程師之死》:“儘管他也知道師兄這樣做是屈服於某種壓力,那種命令式的口吻是~,做給身邊的人看的。”△貶義。用於描寫虛假。→故弄玄虛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樂而不荒歷史

相關歷史

樂而不荒_樂而不荒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