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袴之歌

歷史字典解釋

後漢書.廉范傳》載:東漢廉范任蜀郡太守,改變禁民夜作的舊制,“百姓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絝(註:音kù,同“袴”,長褲)。’”

廉范任,廢除禁民夜作的舊制,使百姓夜能工作,增加了收入,“平生無襦”而“今五袴”,百姓因而作歌頌揚他。後因以“襦袴之歌”為使百姓富庶的德政的典故。

唐.玄晏《授李思敬武軍李繼顏保大軍節度使制》:“不乏循良之稱,亟彰持重之名,繼成襦袴之歌,顯著山河之誓。”

詞語分解

  • 襦袴的解釋 .短衣與褲。亦泛指衣服。《禮記·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記,衣不帛襦袴。”《呂氏春秋·離謂》:“ 子產 治 鄭 , 鄧析 務難之,與民之有獄者約,大獄一衣,小獄襦袴。”《南史·儒林傳·
  • 歌的解釋 歌 ē 唱:歌唱。歌詠。歌頌。歌壇。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 能唱的文詞:唱歌。歌譜。歌詞。歌訣。民歌。詩歌。歌行(妌 )(舊詩的一種體裁,音節、格律比較自由)。詩言志,歌詠言。 筆畫數:; 部首

歷史典故推薦:議論風發

見“論議風生”。清·汪琬《節孝王先生傳》:“群居酒次,貽上~,而先生獨恂恂不妄措一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襦袴之歌歷史

相關歷史

襦袴之歌_襦袴之歌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