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荒民散

野荒民散怎么寫好看

野荒民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田地荒蕪,人民離散。用以形容動盪不安的政治局面。《周禮.夏官.大命》:“暴內陵外,則壇之;野荒民散,則削之。”

詞語分解

  • 野荒的解釋 謂田畝荒蕪。《漢書·武帝紀》:“詳問隱處亡位,及寃失職,姦猾為害,野荒治苛者,舉奏。” 顏師古 註:“野荒,言田畝不闢也。”《三國志·魏志·杜襲傳》:“野荒民困,倉庾空虛。”
  • 散的解釋 散 à 分開,由聚集而分離:分散。解散。渙散。散落。散失。散逸。 分布,分給:散布。散發(?)。天女散花。 排遣:散心。散悶(坣 )。 解僱:他幹的不好,讓那家飯店給散了。 集聚 散 ǎ 沒有約束,

歷史典故推薦:不夷不惠

比喻言行折中而不偏激。清魏源《廖含虛先生墓志銘》: “不夷不惠行中倫,神完氣夷無色聲。”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 ‘伯夷,非其君,不事; 非其友,不友。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柳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野荒民散歷史

相關歷史

野荒民散_野荒民散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