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言思之

靜言思之怎么寫好看

靜言思之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靜:審慎,仔細。言:語助詞,讀為“焉”。 仔細地思考。語出《詩.邶風.柏舟》:“靜言思之,不能奮飛。”又《風.氓》:“靜言思之,躬自悼矣。”《書.程駿傳》:“饑寒切身,易子而食,靜言思之,實懷嘆息。”唐.知幾《史通.惑經》:“凡所未諭,其類尤多,靜言思之,莫究所以。”同書《雜說上》:“班氏一準太史,曾無弛。靜言思之,深所未了。”

詞語分解

  • 靜言的解釋 .安靜地;仔細地。《詩·邶風·柏舟》:“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毛 傳:“靜,安也。” 余冠英 註:“靜言,猶靜然,就是仔細地。” 晉 陶潛 《榮木》詩:“靜言孔念,中心悵而。” 宋太宗 《蜀盜平罪
  • 之的解釋 之 ī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之心。 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閒視之。

歷史典故推薦:美女者醜婦之仇

漢·劉高《說苑?尊賢》:“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之士,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靜言思之歷史

相關歷史

靜言思之_靜言思之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