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慄危懼

慄慄危懼怎么寫好看

慄慄危懼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慄慄:恐懼狀。形容極為害怕。《書.湯誥》:“慄慄危懼,若將隕於深淵。”魯迅《而已集.略論中國人的臉》:“尤其不好的是紅鼻子,有時簡直像是將要熔化的蠟燭油,仿佛就要滴下來,使人看了慄慄危懼。”


述補 慄慄,發抖的樣子。形容十分害怕。語出《尚書·湯誥》:“慄慄危懼,若將隕於深淵。”魯迅《略論中國人的臉》:“尤其不好的是紅鼻子,有時簡直像是將要熔化的蠟燭油,仿佛就要滴下來,使人看得慄慄危懼。”△多用於形容心理。→膽戰心驚 膽戰心寒 心驚膽顫 驚恐萬狀 心驚肉跳 喪魂失魄 ↔無所畏懼 泰然自若 泰然處之

詞語分解

  • 慄慄的解釋 .眾多貌。《詩·周頌·良耜》:“穫之挃挃,積之慄慄。” 鄭玄 箋:“慄慄,眾多也。”.戒懼貌。栗,通“ 慄 ”。《韓非子·初見秦》:“戰戰慄栗,日慎一日。”《漢書·元帝紀》:“朕承先帝之休烈,夙夜慄慄
  • 危懼的解釋 憂慮恐懼。《書·湯誥》:“慄慄危懼,若將隕於深淵。”《新唐書·盧攜傳》:“及 巢 破 淮南 , 璘 戰死, 忠武 兵亂,天下危懼。” 鄒韜奮 《經歷》十一:“我們的心理是特別的緊張,差不多每日二十四小

歷史典故推薦:一字連城

;;;;一個字就價值連城,形容文字精妙。本於北魏元勰對高祖的讚譽。元勰,字彥和,獻文帝的兒子,敏而好學,喜好屬文,高祖時任司徒、太子太傅,與高祖君臣義重、兄弟情深。一日,高祖與侍臣升坐金墉城,看見堂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慄慄危懼歷史

相關歷史

慄慄危懼_慄慄危懼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