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蜺

歷史字典解釋

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附楊賜:“……今復投蜺,可謂孰矣。案《春秋讖》曰:‘天投蜺,天下怨,海內亂。’”蜺,音ní。

古時相傳,虹有雌雄之分,雄者為虹,色鮮紅;雌者為蜺,色暗。並以為天空出現蜺是不祥之兆,主天下生怨海內大亂。也有用以形容書法中的筆劃屈伸之狀。

宋.蘇軾《自笑》:“醉筆得天全,宛宛如投蜺。”

詞語分解

  • 投蜺的解釋 亦作“ 投霓 ”。謂天降虹霓,示天下將亂。 漢 蔡邕 《答詔問災異》:“蜺者,斗之精氣也。失度,投蜺見態。”《後漢書·楊賜傳》:“案《春秋讖》曰:‘天投蜺,天下怨,海內亂。’” 李賢 注引《春秋演孔
  • 投的字典解釋 投 ó 拋,擲,扔(多指有目標的):投籃。投彈(刵 )。 跳進去:投河。自投羅網。 放進去,送進去:投入。投資。投標。 走向,進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師(從師學習)。投訴。 發向
  • 蜺的字典解釋 蜺 í 寒蟬,一種體形較小的蟬。 古同“霓”,虹的一種。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抹月披風

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詩之五:“貧家何以娛客?但知抹月披風。”(《分類東坡詩》十八)用風月當菜餚,是文人表示家貧無以待客的戲言。細切叫抹,薄切叫批。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有“薄批明月,細抹清風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投蜺歷史

相關歷史

投蜺_投蜺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