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自恣

汪洋自恣怎么寫好看

汪洋自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汪洋:形容水勢浩大寬廣。恣:放縱;無拘束。 常用以形容詩詞文章氣勢豪邁,像大水奔流寬廣放縱、毫無拘束。 周齊增,字思沂,號唯一,鄞(yín銀,今浙江鄞縣)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明朝亡,棄官入剡(shǎn扇)源(今浙江嵊縣西南)隱居,剃光頭髮,自稱“無發居士”。周齊曾所撰寫的詩詞文章,機智筆鋒如閃電發光,又像大水奔流寬廣放縱、毫無拘束。他用假託故事或自然物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寓言作品占十分之九。然而他清高勤自己獨立生活和寫作,高傲倔強的心胸是沒有誰能動搖他的意志。 此典又作“汪洋恣肆”。

【出典】:

《清史稿》卷501《遺逸傳二·余增遠傳附周齊曾傳》13855頁:“(周齊曾)為詩文,機鋒電激,汪洋自恣,寓言十、九。然清苦自立,胸中兀然有所不可。”

【例句】:

清·方苞《古文約選凡例》:“但其著書主於指事類情,汪洋自恣,不以繩以篇法。” 人《清文匯序》:“故其文光怪瑰軼,汪洋恣肆。” 郭沫若《莊子的批》:“文章是做得汪洋自恣的,然而要點也不外乎這幾句。”


見“汪洋自肆”。

詞語分解

  • 汪洋的解釋 ∶形容水勢浩大,寬廣無邊 ∶形容人的氣度寬宏或文章氣勢磅礴詳細解釋.寬廣無際。形容水勢浩大的樣子。《楚辭·王褒<九懷·蓄英>》:“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 王逸 註:“瞻望大川,廣無極也。”《元史
  • 自恣的解釋 放縱自己,不受約束。《楚辭·大招》:“自恣 荊 楚 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後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遼史·蕭孝先傳》:“在樞府,好惡自恣,權傾人主,朝多側目。” 清 彭

歷史典故推薦:榱崩棟折

比喻大局崩潰。《“五四”愛國運動資料.張季直致北京電》:“況政府有榱崩棟折之憂,於兩公有送袍推襟之素,其敢不罄所識慮,盡言於善人。” 見“棟折榱崩”。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汪洋自恣歷史

相關歷史

汪洋自恣_汪洋自恣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