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不豐不殺

不豐不殺

殺:減少,降低。原指不奢侈也不節省,後比喻不增加也不減少。《禮記.禮器》:“禮不同,不豐,不殺。”孔穎達疏:“不豐者,應少不可多,是不豐也;不殺者,應多不可少,是不殺也。”宋.趙孟堅《沂泳亭記》:“奕奕新亭,屏若與靈星對峙,三楹數椽,不豐不殺。”


並列 豐,滿。殺,減少。不多不少。指不奢侈,不節省。《禮記·禮器》:“禮不同,~。”△多用於情狀方面。也作“不豐不儉”。

不豐不殺字典分解

成語不豐不殺的解釋 豐:厚;殺:減少。不奢侈也不嗇儉。不增加也不減少。

不殺的解釋 (1).不斷其命。《穀梁傳·僖公九年》:“ 葵丘 之會,陳牲而不殺。” 楊士勛 疏:“雖盟而不歃血謂之不殺。” 宋 曾鞏 《亳州謝到任表》:“運獨斷之明,則天

不妨一看:不成方圓【歷史典故】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不豐不殺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