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怎么寫好看

半身不遂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遂:順,如意。半邊肢體癱瘓,不能自如活動。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中風厲節》:“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也比喻整體中的一部分失去控制。


主謂 中醫學病症名。患者一側肢體偏廢,喪失運動功能。流《烈火金剛》16回:“(他家)只有三間土房,一頭住著他害半身不遂病的老父親,另一頭是他和老婆孩子住著。”比喻一組織中部分指揮不靈,或詩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也比喻管一半不管另一半。望道《中國女子底覺醒》:“所謂半身不遂的道德、習慣,幾成了當時共同攻擊的目標。”※遂,不讀作suì。△描寫身體或事物缺陷。也作“半身不隨”、“半身不攝”。

詞語分解

  • 半身的解釋 全身的一半。《後漢書·方術傳·華佗》:“須臾,吐出三升許蟲,頭赤而動,半身猶是生魚膾。” 唐 韓偓 《復偶見》詩之三:“半身映竹輕聞語,一手揭簾微轉頭。” 宋 劉克莊 《郊行》詩:“山晴全體出,樹
  • 不遂的解釋 失敗;不成功;不盡人意出國心切,偷渡不遂詳細解釋.不能生長。《墨子·尚同中》:“五穀不孰,六畜不遂。” 漢 劉向 《說苑·修文》:“氣衰則生物不遂。” 宋 曾鞏 《福州上執政書》:“故其長育天下

歷史典故推薦:齒劍如歸

猶言視死如歸。《晉書.列女傳論》:“比夫懸樑靡顧,齒劍如歸,異日齊風,可以激揚千載矣。” 主謂 視死如歸。《晉書·列女傳論》:“比夫懸樑靡顧,~,異日齊風,可以激揚千載矣。”△用於人品。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半身不遂歷史

相關歷史

半身不遂_半身不遂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