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履繩

進退履繩怎么寫好看

進退履繩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見“進退有常”。《列子·湯問》:“內得於中心,而外合於馬志,是故能進退履繩而旋曲中規矩。”

詞語分解

  • 進退的解釋 ∶前進和後退進退不由。;;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進退無顏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進退坐作之方。;;宋; 蘇軾《教戰守》進退維谷 ∶該進則進,該退則退,指言行適度不知進退詳細解釋亦
  • 履繩的解釋 謂踐行直道。《文子·上德》:“步於林者,不得直道;行於險者,不得履繩。”《淮南子·主術訓》:“是故能進退履繩而旋曲中規,取道致遠而氣力有餘,誠得其術也。” 高誘 註:“繩,直正也。”

歷史典故推薦:巴火

《後漢書.欒巴傳》:“征拜尚書”唐.李賢注引《神仙傳》:“巴為尚書,正朝大會,巴獨後到,又飲酒西南噀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詔問巴,巴頓首謝曰:‘臣本縣成都市失火,臣故因酒為雨以滅火。臣不敢不敬。’詔即以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進退履繩歷史

相關歷史

進退履繩_進退履繩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