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眊重膇

歷史字典解釋

唐·柳宗元《與翰林俛書》:“昏眊重膇,意以為常。”

詞語分解

  • 昏眊的解釋 .眼睛昏花。 唐 柳宗元 《與蕭翰林俛書》:“居蠻夷中久,慣習炎毒,昏眊重膇,意以為常。” 宋 歐陽修 《謝賜<漢書>表》:“臣兩目昏眊,雖嗟執卷之已艱,十襲珍藏,但誓傳家而永寶。” 清 沉初
  • 重膇的解釋 腳腫病。重,通“ 腫 ”。《左傳·成公六年》:“民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 杜預 註:“重膇,足腫。”《新唐書·柳宗元傳》:“居蠻夷中久,慣習炎毒,昏眊重膇,意以為常。”

歷史典故推薦:依樣葫蘆

同“依樣畫葫蘆”。清 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個史閣部,頗有忠心,被馬、阮掣肘,卻也依樣葫蘆。” 見“照葫蘆畫瓢”。錢鍾書《管錐編·毛詩正義》:“繪畫雕塑不能按照詩文比喻~。”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昏眊重膇歷史

相關歷史

昏眊重膇_昏眊重膇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