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上治民

安上治民怎么寫好看

安上治民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安居上位,治理人民。舊指上下安定,秩序井然。隋.李德林《霸朝雜集序》:“三軍奉律,戰勝攻取之方;萬國承風,安上治民之道。”

詞語分解

  • 安上的解釋 安居上位。《易·萃》:“《象》曰:‘賫咨涕洟。’未安上也。” 孔穎達 疏:“未安上者,未敢安居其上所乘也。”《孝經·廣要道》:“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邢昺 疏:“欲身安於上、民治於下者,莫善於行禮以
  • 民的解釋 民 í 以勞動民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民。民主。民國。民法。公民(在一國內有國籍,享受法律上規定的公民權利並履行公民義務的人)。國民(具有國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勞動大眾的,非官方

歷史典故推薦:濠梁之氣

源見“濠梁觀魚”。指托情於物、玄言巧辯的風裁氣概。《梁書.王規傳》:“規文辯縱橫,才學優贍,跌宕之情彌遠,濠梁之氣特多。”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安上治民歷史

相關歷史

安上治民_安上治民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