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然若揭

昭然若揭怎么寫好看

昭然若揭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莊子.達生》:“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後以“昭然若揭”形容真相畢露,清清楚楚。清 采蘅子《蟲鳴漫錄》卷一:“子誤子之誤,昭然若揭矣。”


主謂 昭然,清楚明白的樣子;揭,高舉。明白、清楚得像高懸的日月。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事情清楚、明白。語本《莊子·達生》:“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孫中山建國方略·知行總論》:“曠觀中國有史以來,文明發達之跡,其事昭然若揭也。”△多用於描寫明顯、易於識別的事物。

詞語分解

  • 昭然的解釋 明明白白,顯而易見昭然若揭詳細解釋明白貌。《禮記·仲尼燕居》:“三子者,既得聞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發矇矣。” 唐玄宗 《<孝經>序》:“約文敷暢,義則昭然。”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是非曲直
  • 揭的解釋 揭 ē 把蓋在上面的東西拿起,或把粘合著的東西分開:揭鍋。揭幕。 使隱瞞的事物顯露:揭露。揭發。揭底。揭穿。揭短。揭曉。 高舉:揭竿而起。 標示:揭櫫(?)(本是作標記的小木樁,引申為標誌。亦作“揭著

歷史典故推薦:勿剪之惠

《三國志?志·彭羕傳》:“體公劉之德,行勿剪之惠。”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昭然若揭歷史

相關歷史

昭然若揭_昭然若揭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