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絲不成線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力量單薄,不能成事。《水滸傳》第四九回:“〔樂和〕為見解珍 解寶是個好漢,有心要救他,只是單絲不成線,孤掌豈能鳴。”王統照《沉船》:“‘單絲不成線’,困的日子在後頭哩!”


主謂 比喻人寡勢孤,不能成事。《水滸傳》49回:“為見解珍解寶是個好漢,有心要救他,只是單絲不成線,孤掌豈能鳴,只報得他一個信。”△描寫人手少,難以成功。 →孤掌難鳴 ↔眾志成城。也作“單絲不線”。

歷史典故推薦:兩雁隨車

《藝文類聚》卷九一引晉.虞預《會稽典錄》:“虞國少有孝行。為日南太守,常有雙雁宿止廳上,每出行縣,輒逐車。既卒於官,雁逐喪還。至餘姚,停墓前,歷三年乃去。”晉虞國為日南太守時,常有兩隻大雁在廳上止宿。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單絲不成線歷史

相關歷史

單絲不成線_單絲不成線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