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反眼若不相識

反眼若不相識

意為翻臉不認人。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聊齋志異.江城》:而女善怒,反眼若不相識,詞舌嘲啁,常聒於耳。”


見“反眼不識”。《聊齋志異·江城》:“逾歲,擇吉迎女歸,夫妻相得甚歡。而女善怒,~。”

多學一學:反清丈鬥爭【歷史事件】

袁世凱統治時期農民的反抗鬥爭。1914年12月袁世凱政府決定“清丈地畝”,首先從京兆地區開始,並在直隸、山東、東北等地設清丈局,官督紳辦,依靠地主豪紳對農民開闢的荒地增收賦稅,激起農民民眾的反清丈鬥爭。1915年1月奉天新民縣農民圍攻清丈局兩晝夜,被知縣派警鎮壓。12月下旬,黑龍江五常、舒蘭等縣民眾奮起搗毀清丈局、統稅局、貨牙局等機構,要求取消各項稅局,暫緩清丈。北洋政府被迫暫停清丈,撤銷了一些

反眼若不相識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