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舟之魚

吞舟之魚怎么寫好看

吞舟之魚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之。”

“吞舟之魚”,是極言魚大可以吞舟。後泛指龐然大物。亦用以比喻偉大的賢人。漢.賈誼《吊屈原賦》:“彼尋常之污瀆兮,豈容吞舟之魚。”

“吞舟之魚”又可用以比喻罪惡極大的人。《史記.酷吏列傳》:“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朴,綱漏吞舟之魚。”


偏正 吞得下船隻的大魚。後比喻高大的人或物。語出《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列子·楊朱》:“吞舟之魚,不游支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史記·酷吏列傳》:“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致於奸,黎民艾安。”△用時多以高大,巨大為喻,或褒(如《列子》)或貶(如《史記》),視立意如何而定。→大莫與京 ↔孤雛腐鼠

詞語分解

  • 吞舟的解釋 指能吞船的大魚,喻罪行極大的人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詳細解釋吞舟之魚的略語。常以喻人事之大者。《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彼埳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 唐 吳兢 《貞觀政要
  • 魚的解釋 魚 (魚) ú 脊椎動物的一類,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鱗和鰭,用鰓呼吸,冷血:魚蝦。魚蟲。魚網。魚躍。魚貫(像魚游一樣先後相續)。魚雁(書信,信息)。魚米鄉。魚尾紋。魚目混珠。魚質龍文(喻虛有其表)。 姓

歷史典故推薦:桑榆暮

源見“桑榆”。謂年近垂老。清 孔尚任《桃花扇.餘韻》:“六十歲,花甲周,桑榆暮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吞舟之魚歷史

相關歷史

吞舟之魚_吞舟之魚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