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無服之殤

無服之殤

古指未滿八歲而夭折。因未成年,無喪服之禮,故稱。《儀禮.檀弓上》:“〔周人〕以有虞氏之瓦棺葬無服之殤。”鄭玄註:“七歲已下為無服之殤。”《通典.禮五一》:“長殤中殤俱在大功;下殤小功;無服之殤,無容有在緦麻,以其幼稚,不在服章。”


偏正 殤,未成年而死。古代男女未滿八歲而死,喪禮無服。《儀禮·喪服》:“不滿八歲以下,皆為無服之殤。~,以日易月;以日易月之殤,殤而無服。”△用於描寫古代儀禮。

無服之殤字典分解

成語無服之殤的解釋 古指未滿八歲而夭折。因未成年,無喪服之禮,故稱。

無服的解釋 (1).沒有衣穿。《詩·衛風·有狐》:“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毛 傳:“言無室家,若人無衣服。”(2).古喪制指五服之外無服喪關係稱“無服”。《禮記·喪服小記

也學習下:無堅不摧【歷史典故】

任何堅固之物都被毀陷。形容力量極其強大。《舊唐書.孔巢父傳》:“乃就宴,悅酒酣,自矜其騎射之藝、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見用,無堅不摧。’”亦作“無堅不陷”。漢.曹操《表稱樂進、于禁、張遼》:“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 其他 沒有什麼堅固的東西不被摧毀。多形容力量極其強大。清·葉燮《原詩·外篇》:“從來節義、勳業、文章,皆及於天而足於己,然其間豈能無分劑,雖所得或未至十分,苟有氣以

無服之殤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