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樂禍不悛

樂禍不悛

歷史字典解釋:

好為禍患並堅持不改。宋 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其間兇殘之黨,樂禍不悛,則須敕法以峻刑,誅一以警百。”清 唐甄《潛書.遠諫》:“其有暴君,終於不省,樂禍不悛,則有如前之所言者。”


述補 好闖禍而又不肯悔改。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其間兇殘之黨,樂禍不悛,則須敕法以峻刑,誅一以警百。”△貶義。用於描寫對禍事的態度。

詞語分解

  • 樂的解釋 樂 (樂) è 歡喜,快活:快樂。樂境。樂融融。樂不可支。其樂無窮。樂觀(精神愉快,對事物的發展充滿信心)。樂天(安於自己的處境而沒有任何憂慮)。 使人快樂的事情:取樂。逗樂。 對某事甘心情願:樂此不
  • 不悛的解釋 不悔改。《左傳·哀公二十七年》:“ 知伯 不悛, 趙襄子 由是惎 知伯 ,遂喪之。” 唐 岑參 《阻戎瀘間群盜》詩:“兵革方禦寇,爾惡胡不悛?” 明 無名氏 《玉環記·皋逢簫玉》:“知再不悛,乘風

歷史典故推薦:書邀道士鵝

源見“換鵝書”。稱美書法精湛高妙。宋 黃庭堅《自鹹平至太康鞍馬間得十小詩》之一:“詩入雞林市,書邀道士鵝。”

樂禍不悛_樂禍不悛介紹_歷史知識
樂禍不悛_樂禍不悛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樂禍不悛_樂禍不悛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