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歷史字典解釋

以:與,親附。由:經由。安:安心。焉:怎么。廋( ㄙㄡ sōu ):隱藏。 考查他所交的朋友,觀察他所走的道路,審度他的心情安於什麼,不安於什麼。這個人怎能隱蔽得住呢!這個人怎能隱蔽得住呢! 舊時認為考察一個人應從上述方面入手。語出《論語.為政》:“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元.李行道《灰闌記》四折:“古人有言:‘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你看這一個灰闌,倒也包藏著十分利害。”也單引〔人焉廋哉〕。《孟子.離婁上》:“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唐.崔沔《對重試一道》:“但能察其言象,揆而度之,精覈問試,優而柔之,則竊寶之名自分,濫吹之竽自遁矣。其道甚著,人焉廋哉?”宋.徐鉉《筠州清江縣重修三清觀記》:“夫其誠至者其禮備;其固者其事舉。道不遠矣,人焉廋哉?”

歷史典故推薦:不可理喻

喻:使明白。不能夠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態度蠻橫,不講道理。明.沈德符《野獲編.褐蓋》:“要之,此輩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詰也。”茅盾《蝕.追求》八:“想到這裡,曼青不但忘記了分辯,反而很傷心地嘆了一口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歷史

相關歷史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_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