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漦

歷史字典解釋

借指龍的唾液。漢班固《幽通賦》: “震鱗漦於夏庭兮,匝三正而滅姬。” 參見:○龍漦

詞語分解

  • 鱗漦的解釋 龍沫。《漢書·敘傳上》:“《震》鱗漦於 夏 庭兮,帀三正而滅( 周 )﹝ 姬 ﹞。”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易·震》為龍,鱗蟲之長也。 漦 ,沫也。”參見“ 龍漦 ”。
  • 鱗的字典解釋 鱗 (鱗) í 魚類、爬行動物和少數哺乳動物身體表面長的角質或骨質小薄片:魚鱗。鱗片。 鱗狀的:鱗爪(僶 )。鱗波。鱗莖。鱗屑。鱗集(群集)。遍體鱗傷。鱗次櫛比。 泛指有鱗甲的動物:鱗鴻(指“魚雁”,
  • 漦的字典解釋 漦 í 魚等的涎沫:“卜請其漦而藏之。” 滲流。 筆畫數:; 部首:水;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桑榆暖

源見“桑榆”。謂晚年幸福。宋 陸游《雨夜書感》詩之一:“宦遊四十年,歸逐桑榆暖。”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鱗漦歷史

相關歷史

鱗漦_鱗漦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