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芒

負芒怎么寫好看

負芒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極度恐慌不安。《梁書·纘傳·南征賦》: “歷祖宗之明君,猶負芒於盛主。” 參見:○芒刺在背

詞語分解

  • 負芒的解釋 背負芒刺。語出《漢書·霍光傳》:“ 宣帝 始立,謁見 高廟 ,大將軍 光 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後以“負芒”喻局促不安。多指大臣權重,皇帝憚懼之甚。 南朝 梁 蕭統 《<陶淵明集>序
  • 負的字典解釋 負 (負) ù 馱,背(坕 ):負米。負疚。負重。如釋重負。負荊請罪。 擔任:擔負。負責。負累(噄 )。負罪。負荷。忍辱負重。身負重任。 仗恃,依靠:負隅頑抗。自負(自以為了不起)。 遭受:負傷。負屈
  • 芒的字典解釋 芒 á 某些禾本科植物種子殼上的細刺:針尖對麥芒。初露鋒芒。 像芒的東西:光芒。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細長有尖,葉除可作綠籬和布置庭園外,又可作造紙原料和編織草鞋,嫩葉可做牛的飼料。 筆畫數:; 部首

歷史典故推薦:兩分青鏡

源見“破鏡重圓”。比喻夫婦分離。宋 程垓《洞庭春色》詞:“嘆半妝紅豆,相思有分,兩分青鏡,重合難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負芒歷史

相關歷史

負芒_負芒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