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崇善寺

崇善寺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東南隅。創建於唐。初名白馬寺,後改名延壽寺。明代又改名崇善寺。原在舊城外,明洪武初擴建太原城,寺地劃入城內。洪武十四年 (1381) 朱元璋三子晉恭王朱棡為薦其高皇后,就該寺舊址大事擴建,建大雄寶殿、大悲殿等。清同治三年 (1864) 大部建築毀於火災。現存崇善寺的局部,包括山門、鐘樓、東西兩廂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殿宇和塑像皆明初遺物。

②亦名貝爾廟。在今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內。清乾隆八年 (1743) 由阿巴哈納爾旗 (俗稱貝子旗) 巴拉吉日道吉貝子和巴拉朱爾倫德布一世活佛主持修建,因名貝子廟。又因活佛曾得 “班智達”,意即總明的布教者稱號,又名 “班智達葛根廟”,乾隆賜今名。歷有興建,有朝克欽等七大殿、五活佛殿、五佛塔、三十多個廟倉及兩千多住宅,殿內有大量的壁畫,為清代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


在山西省太原市東南隅。始建於唐。初名白馬寺,後改延壽寺、宗善寺,明改今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晉恭王朱㭎為薦其母高皇后,在舊寺基礎上擴建,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規模宏偉。當時既為佛寺,又為皇家祖廟。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部被焚,現存山門、鐘樓、大悲殿和東西兩廂。殿內塑像完好無損。寺內保存大量宋、元、明版佛教藏經和兩套500多年前的壁畫臨摹本,三尊明初泥塑貼金菩薩立像,均為珍品。門前有明洪武時鑄造鐵獅一對,神姿威猛,為明代獅獸中的佳作。

崇善寺字典分解

寺國語字典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鴻臚寺(略同於現代的禮賓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觀(gu刵 )。 伊斯蘭教徒禮拜、講經的地

多學學:崇聖祠【歷史知識】

供奉和祭祀孔子先人牌位的祠宇。在今北京國子監街孔廟大成殿後。祠南向,有正廳五間,前有崇聖門,左右有東西配廡,四周有牆,成一獨立院落。原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二年(1737)修繕時,將屋頂青瓦換成綠色琉璃瓦。

崇善寺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