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畤

歷史字典解釋

也寫作“廱畤”,即設在雍縣的“畤”。畤,秦漢祭天地五帝之處。在春秋時,秦就開始設畤。秦襄公作西畤,用以祭白帝。秦文公作畤,用以祭白帝,秦宣公作畤,用以祭青帝。秦靈公作上畤祭帝,作下畤祭炎帝。秦獻公作畦畤,用以祭白帝。漢興,承秦四畤,又增置北畤,用以祭黑帝。《史記·封禪書》:“(漢)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故知雍縣五畤為:密畤、上畤、下畤、畦畤(秦置),北畤(漢置),用以祭青帝、黃帝、炎帝、白帝、黑帝。

詞語分解

  • 雍畤的解釋 古代祭五方天帝的祭壇。《後漢書·馮衍傳下》:“陟 雍 畤而消搖兮,超 略陽 而不反。” 李賢 註:“ 雍 ,縣名,屬 右扶風 ,故城在今 岐州 雍縣 南。畤者止也,神靈之所止也。” 唐 唐彥謙 《
  • 雍的字典解釋 雍 ō 和諧。 古同“壅”,遮蔽,壅塞。 古同“擁”,擁有。 〔雍雍〕a.鳥和鳴聲,如“雍雍鳴雁”;b.樂聲和諧,如“聽廟中之雍雍”。 〔雍容〕文雅大方,從容不迫的樣子,如“雍雍大雅”。 姓。 筆畫
  • 畤的字典解釋 畤 ì 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處所。 水中的小塊陸地:“歸雁映蘭畤。” 田際;田界。 土高出的地方。 古通“庤”,儲備。 古通“沚”,小渚。 畤 ó 古同“疇”,地名。 畤 ì 古同“蒔”,移栽;

歷史官職推薦:提舉兵馬

官名。宋置,多為州郡守臣兼任,掌按練軍旅,督捕盜賊,以清境內,凡諸營之名籍,較其壯怯而賞罰。見《宋史·職官七·經制邊防財用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雍畤歷史

相關歷史

雍畤_雍畤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