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門下掾史

歷史字典解釋

縣門下吏名。漢置縣門下與門下史,均見《兩漢金石記》一一《邵陽令曹壘碑》,其職掌為辦理縣廷內部事務。《晉書·職官志》不載,而《晉書·劉卞傳》有門下史。

詞語分解

  • 縣門的解釋 古時守城之閘板,安裝於內城門,無事則懸起,寇至則下之。《左傳·莊公二十八年》:“眾車入自 純門 ,及逵市。縣門不發。” 杜預 註:“縣門,施於內城門。”《左傳·襄公十年》:“ 偪陽 人啟門,諸侯之士門
  • 掾史的解釋 官名。 漢 以後中央及各州縣皆置掾史,分曹治事。多由長官自行辟舉。 唐 宋 以後,掾史之名漸移於胥吏。《後漢書·百官志一》:“﹝太尉﹞掾史屬二十四人。”《西京雜記》卷二:“ 買臣 至郡,引﹝ 錢勃

歷史官職推薦:人

官名。掌管國王、王后一伙食和祭祀酒食的官。《周禮·地官·序官》“人”註:“祀人:主炊官也。”任此官的為婦女或閹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縣門下掾史歷史

相關歷史

縣門下掾史_縣門下掾史介紹_歷史官職